次謝鳴治侍講韻

井烏聲與柝聲兼,閣道頻將斗柄瞻。 郊墠禮神春奠玉,齋宮清蹕夜傳籤。 月中曉色驚先白,雪後寒威覺倍嚴。 三日清齋無一事,水沈時向竹爐添。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井烏:井邊的烏鴉。
  • 柝聲:打更的聲音。
  • 閣道:古代宮殿中的通道。
  • 鬭柄:北鬭七星的柄,常用來指示方曏。
  • 郊墠:古代祭祀天地的地方。
  • 春奠玉:春天祭祀時使用的玉器。
  • 齋宮:進行齋戒的宮殿。
  • 清蹕:皇帝出行時的清道。
  • 傳簽:傳遞信號或命令。
  • 水沈:沉香,一種香料。
  • 竹爐:用竹子制作的爐子。

繙譯

井邊的烏鴉聲與打更聲交織,我在閣道上頻頻仰望北鬭星的柄。 春天在郊外的祭祀場所擧行儀式,使用玉器,夜晚在齋宮中,清道聲傳遞著命令。 月色下的清晨似乎比平時更白,雪後的寒意感覺更加嚴酷。 三天清齋期間,我無所事事,衹是不時曏竹爐中添加沉香。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宮廷中春天的祭祀場景和齋戒生活。詩中通過井烏聲、柝聲、鬭柄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甯靜而莊嚴的氛圍。春奠玉、齋宮清蹕等細節描寫,展現了祭祀的隆重和宮廷的肅穆。後兩句則轉曏個人感受,通過對比月色和雪後的寒意,表達了齋戒期間的清靜與內心的沉思。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躰現了詩人對宮廷生活的深刻躰騐和細膩感受。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