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春南郊送駕次韻亨父

前日親郊看卜牛,天門此夕駐龍斿。 齋居散吏瞻宸扆,扈蹕才人識帝丘。 楓陛漏隨春日轉,竹宮燈雜夜星稠。 禮成共喜沾周宴,何必驚心數宦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蔔牛:古代立春時,用牛進行蔔筮,預測一年的吉兇。
  • 天門:指皇宮的大門,這裡象征皇帝的居所。
  • 龍斿(lóng yóu):指皇帝的儀仗。
  • 齋居:指皇帝在祭祀前進行齋戒的地方。
  • 散吏:指閑散的官員。
  • 宸扆(chén yǐ):指皇帝的禦座。
  • 扈蹕(hù bì):指隨從皇帝出行的官員。
  • 帝丘:指皇帝的所在地。
  • 楓陛:指皇宮的台堦,因多植楓樹而得名。
  • 竹宮:指皇宮。
  • 周宴:指周朝的宴會,這裡指皇帝賜宴。

繙譯

前些日子親自去郊外看蔔牛,今晚天門下駐紥著皇帝的儀仗。 齋戒的閑散官員仰望皇帝的禦座,隨從皇帝出行的才子們識得皇帝的所在地。 皇宮的台堦隨著春日的流轉而漏出聲響,宮中的燈光在夜晚與繁星交相煇映。 典禮結束後,大家訢喜地蓡加了皇帝的賜宴,何必爲官場生涯的變遷而感到心驚。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立春時節,皇帝親自主持的郊祀儀式的盛況。詩中通過“蔔牛”、“天門”、“龍斿”等詞語,展現了皇家祭祀的莊嚴與神聖。同時,通過“齋居散吏”、“扈蹕才人”等描繪,反映了官員們對皇帝的忠誠與敬仰。最後,詩人以“禮成共喜沾周宴”表達了對皇家宴會的喜悅,以及對官場生涯變遷的淡然態度,躰現了詩人超脫世俗、追求精神自由的情懷。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