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亨大懋衡二太史天瑞元益貫之三給事同遊神樂觀是日廉伯有約不至

城樓旗角蕩朝暉,行入郊坰訪翠微。 塵淨石壇門閉早,蘚封山徑客來稀。 柳陰閒系青驄馬,花氣濃薰白薴衣。 南郭堤沙平似掌,不妨身戴月明歸。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郊坰(jiāo jiōng):郊外。
  • 翠微:山色青翠,此處指山。
  • 石壇:石制的祭壇或道觀中的石臺。
  • 青驄馬(qīng cōng mǎ):青白色的馬,常指駿馬。
  • 白薴衣(bái zhù yī):用薴麻織成的白色衣服,古代多爲平民所穿。

翻譯

城樓上的旗幟在朝暉中飄揚,我們一行人走進郊外,探訪那青翠的山色。 石壇上塵土不染,門扉早早關閉,山徑上苔蘚封路,來訪的客人稀少。 柳蔭下悠閒地繫着青驄馬,花兒的香氣濃郁,薰染着白色的薴麻衣。 南郭的堤岸沙地平坦如掌,不妨帶着月光,輕鬆地歸去。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明代文人程敏政與友人同遊神樂觀的情景。詩中,「城樓旗角蕩朝暉」一句,以城樓旗幟在朝陽中飄揚的景象開篇,營造出一種莊嚴而明亮的氛圍。隨後,詩人通過「塵淨石壇門閉早,蘚封山徑客來稀」的描寫,展現了道觀的幽靜與超脫塵世的感覺。後兩句「柳陰閒系青驄馬,花氣濃薰白薴衣」則細膩地刻畫了遊人在自然中的閒適與愉悅。結尾「南郭堤沙平似掌,不妨身戴月明歸」更是以月光和沙地的平坦,表達了歸途的寧靜與詩意。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與寧靜生活的嚮往。

程敏政

明徽州府休寧人,字克勤。程信子。成化二年進士。授編修,歷左諭德,以學問該博著稱。弘治中官至禮部右侍郎兼侍讀學士。見唐寅鄉試卷,激賞之。十二年,主持會試,以試題外泄,被劾爲通關節於唐寅等,下獄。尋勒致仕卒。有《新安文獻志》、《明文衡》、《篁墩集》。 ► 2571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