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岡晚眺

秀壓羣巒瞰碧空,一方雲樹畫圖中。 南臨雁嶺煙光紫,北引龍溪灝氣融。 歷井仰窺天闕近,望河回見海門通。 蓬萊縹緲無多路,目斷浮雲興未窮。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kàn):俯視。
  • 灝氣(hào qì):浩大的水氣。
  • 歷井:指經過井宿,井宿爲二十八宿之一。
  • 天闕:指天宮。
  • 海門:指海口,即江河入海的地方。
  • 蓬萊:傳說中的仙山。
  • 縹緲(piāo miǎo):形容隱隱約約,若有若無。

翻譯

站在高處俯瞰,羣山顯得格外秀麗,彷彿壓過了周圍的一切,直指碧空。這裏就像一幅畫,雲霧繚繞的樹木在其中若隱若現。向南望去,雁嶺被紫色的煙霧籠罩;向北看,龍溪浩大的水氣融入了天際。經過井宿,仰望天宮,感覺近在咫尺;回頭望河,海口似乎也清晰可見。蓬萊仙山隱約可見,路途似乎並不遙遠,但視線卻被無盡的浮雲所遮擋,興致未盡。

賞析

這首作品以壯麗的山河爲背景,通過俯瞰的視角,描繪了一幅宏大的自然畫卷。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如「秀壓羣巒」、「一方雲樹」、「煙光紫」、「灝氣融」等,生動地表現了山川的壯美和神祕。同時,通過對天宮、海口的遙望,以及對蓬萊仙山的嚮往,表達了詩人對超脫塵世的渴望和對自然美景的無限讚歎。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造詣和深厚的文化底蘊。

曾仕鑑

曾仕鑑,字明吾,一字人倩。南海人。明神宗萬曆十三年(一五八五)舉人。二十年(一五九二)任內閣中書,歷官戶部主事。時值倭寇入侵,趙文懿延仕鑑畫策。仕鑑著《兵略》上之,宋經略應昌得之,疏請加仕鑑職銜。仕鑑官侍從,尤留意民瘼,錦衣千戶韋夢麒請採珠,仕鑑即上疏止之。又疏修屯政。會差趲南直隸白糧,乘便南還,遂不復出。有《慶曆》、《公車》、《洞庭》、《羅浮》、《和杜》諸集。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三九有傳。 ► 7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