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秋丁祭禮成分胙見及因成小詩二絕錄奉掌教王先生

· 倪謙
陪祀成均振佩琚,年年鼎肉餕神餘。 誰知萬死投邊裔,亦荷分膰到謫居。
拼音

所属合集

#八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均振(jūn zhèn):指成均儀仗隊的隊伍整齊有序。
  • (jū):古代一種玉器,用於祭祀。
  • (dú):祭祀時用來烹煮祭品的器皿。
  • 萬死:指爲國家而死的人。
  • 投邊裔(tóu biān yì):指投奔邊遠之地。
  • 分膰(fèn fán):指分擔祭品。

翻譯

在仲秋時,成均儀仗隊整齊列隊,祭祀用的玉器和祭品器皿擺放整齊。每年祭祀後,神靈的餘力仍然存在。誰能知曉,爲國捐軀的人們最終被流放到邊遠之地,也分擔了祭品的責任。

賞析

這首古詩描繪了仲秋時舉行的祭祀儀式,展現了祭祀的莊嚴和肅穆。詩中通過描述祭祀的細節,表達了對爲國捐軀者的懷念和尊敬,以及他們在祭祀中所承擔的責任。整體氛圍莊重,意境深遠,體現了古人對祭祀儀式的重視和對先烈的敬仰之情。

倪謙

倪謙

明應天府上元人,字克讓,號靜存。正統四年進士。授編修,曾出使朝鮮。天順初,累遷至學士,侍太子於春宮。後主順天鄉試,因黜權貴之子,被構罪戍邊。成化初,復職,官至南京禮部尚書。卒諡文僖。有《朝鮮紀事》、《遼海編》、《倪文僖集》。 ► 56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