拜月詞
拜月下高堂,滿身風露涼。曲闌人語靜,銀鴨自焚香。
昨宵拜月月似鐮,今宵拜月月始弦。直須拜得月輪滿,應與嫦娥得相見。
嫦娥孤恓妾亦孤,桂花涼影墮冰壺。年年空習羽衣曲,不省三郎再遇無。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銀鴨:古代一種鴨形香爐。
- 鐮:這裏指彎月如鐮刀。
- 弦:指月亮半圓,如弓弦。
- 恓:悲傷,憂慮。
- 桂花:傳說中月宮裏的植物。
- 冰壺:比喻清澈透明。
- 羽衣曲:指《霓裳羽衣曲》,唐代宮廷樂舞,相傳爲唐玄宗所作。
- 三郎:指唐玄宗李隆基,因其排行第三,故稱三郎。
翻譯
在高堂下拜月,滿身被涼風和露水浸潤。曲欄邊人聲已靜,只有銀鴨香爐獨自焚香。 昨夜拜月時,月亮彎如鐮刀;今夜拜月,月亮初現弦狀。真希望能一直拜到月圓,那樣或許就能與嫦娥相見。 嫦娥孤寂,我也同樣孤寂,桂花的涼影落在清澈的冰壺上。年年都在空學《霓裳羽衣曲》,不知是否還能再次遇到三郎。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拜月的場景,表達了詩人對月宮嫦娥的嚮往和對孤獨生活的感慨。詩中,「拜月下高堂,滿身風露涼」描繪了拜月的清冷場景,而「直須拜得月輪滿,應與嫦娥得相見」則抒發了詩人對與嫦娥相見的渴望。最後,通過「嫦娥孤恓妾亦孤」和「年年空習羽衣曲,不省三郎再遇無」的對比,詩人表達了自己與嫦娥同病相憐的情感,以及對過去美好時光的懷念和對未來重逢的期盼。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