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小阮:指阮籍,三國時期魏國詩人,與其侄阮咸並稱「大小阮」。
- 大阮:指阮咸,三國時期魏國音樂家、文學家,阮籍的侄子。
- 收身:修身養性,指自我修養。
- 連理:比喻關係親密,如同一體。
- 洞藏脩:深藏不露,脩(xiū),同「修」,指修養。
- 川翁:指作者湛若水自稱,因其號「川上」。
- 巨眼:比喻見識廣博。
- 家學:家族中傳承的學問。
- 湖西:指湛若水的家鄉,位於湖的西邊。
- 第一流:最優秀的。
- 百尺竿頭:比喻已經達到很高的境界。
- 新詩:新作的詩。
- 題箑:在扇子上題詩,箑(shà),扇子。
- 記春秋:記錄歷史,春秋,指歷史。
翻譯
小阮能夠跟隨大阮一同遊歷,他們修身養性,關係親密如同一體,深藏不露。我這個川翁,見識廣博,如同觀海一般,我們家族的學問在湖西是最優秀的。雖然已經達到了很高的境界,但今天我們仍在進步,我在這新作的詩中,題寫在扇子上,記錄下這段春秋。
賞析
這首詩是湛若水爲其侄尚愷題寫在扇子上的詩作。詩中,湛若水以「小阮」和「大阮」比喻自己和侄子,表達了對侄子能夠繼承家族學問的欣慰之情。他自比「川翁」,以「巨眼同觀海」形容自己的見識,同時讚揚家族學問的卓越。最後,他以「百尺竿頭今進步,新詩題箑記春秋」表達了對學問追求不止步的態度,以及通過題詩記錄家族歷史的意義。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湛若水對家族學問傳承的重視和對學問追求的執着。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謁崔菊坡祠 》 —— [ 明 ] 湛若水
- 《 題三郡政畧 》 —— [ 明 ] 湛若水
- 《 奉賀沈太夫人上壽華誕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吳北川學士召還翰林重脩大明會典 》 —— [ 明 ] 湛若水
- 《 三水候送郭總戎不至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口占贈西嶺秦子由之任呈邁 》 —— [ 明 ] 湛若水
- 《 送少司成魯振之先生謝病攜其子侄歸竟陵十六韻 》 —— [ 明 ] 湛若水
- 《 薤歌辭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