薤歌辭

薤歌胡爲兮,薤露澌澌。朝陽東昇兮,忽其以晞。朝陽中天兮忽西垂,江流浩浩兮西日微。 日微兮木蒼蒼,冬復春兮薤葉長。佳人去兮不返,思不返兮可忘。 悵靈脩兮孔臧,貯此麗服兮侈文章。思超絕兮極高明,思堯舜與徒兮殊途同行。 嗟三百祀兮黃道蕪蕪,孰奮志帥兮揚旌枹鼓。時不競兮鼓不鳴,鼓不鳴兮風折其旌,匪天爲之兮曷歸咎徵。 乘大化兮上寥廓,揖元極兮參寂寞,從先哲兮旋唯諾。 紛下上兮極商確,莫殊矱兮合同,悵多遺兮毋然畫畫。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薤(xiè):一種植物,又名藠頭。
  • 澌澌(sī sī):形容水聲或風聲。
  • 晞(xī):曬乾。
  • 悵(chàng):失意,不痛快。
  • 靈脩(líng xiū):指神靈或聖賢。
  • 孔臧(kǒng zāng):非常珍貴。
  • 侈(chǐ):過分,過度。
  • 文章(wén zhāng):文采,辭藻。
  • 超絕(chāo jué):超越尋常,無與倫比。
  • 高明(gāo míng):高超,卓越。
  • 堯舜(yáo shùn):古代傳說中的聖明君主。
  • 殊途同行(shū tú tóng xíng):雖然走的路不同,但目標一致。
  • 三百祀(sān bǎi sì):指長時間的祭祀或紀念。
  • 黃道(huáng dào):天文學上的黃道,太陽在天球上的視運動軌跡。
  • 蕪蕪(wú wú):雜草叢生,荒涼。
  • 奮志帥(fèn zhì shuài):有志向的領導者。
  • 揚旌枹鼓(yáng jīng fú gǔ):揮動旗幟,敲響戰鼓,指激勵士氣。
  • 旌(jīng):旗幟。
  • 枹(fú):鼓槌。
  • 匪(fěi):非,不是。
  • 曷(hé):何,什麼。
  • 咎徵(jiù zhēng):不祥的預兆。
  • 大化(dà huà):宇宙間的大變化。
  • 寥廓(liáo kuò):空曠,廣闊。
  • 元極(yuán jí):宇宙的終極,至高無上。
  • 寂寞(jì mò):孤獨,冷清。
  • 商確(shāng què):商議,討論。
  • 殊矱(shū yuē):不同的標準或規則。
  • 畫畫(huà huà):指繪畫,此處可能指規劃或設計。

翻譯

薤歌爲何響起,伴隨着薤露的滴答聲。朝陽從東方升起,轉眼間便將露水曬乾。朝陽升至中天,又迅速西斜,江水浩浩蕩蕩,夕陽的光輝漸漸微弱。 夕陽微弱,樹木蒼蒼,冬去春來,薤葉生長。佳人離去不再返回,思念不歸之人,是否可以忘懷? 心中失意,神靈或聖賢何其珍貴,珍藏着華麗的服飾和過度的文采。思緒超越尋常,追求高超卓越,思考着與堯舜同行的不同道路。 唉,長時間的祭祀,黃道顯得荒涼,誰有志向領導,揮動旗幟,敲響戰鼓?時不我待,戰鼓不響,戰鼓不響,風折斷了旗幟,這不是天意爲之,又該歸咎於何? 乘着宇宙的大變化,上升至空曠的天際,向至高無上的宇宙終極致敬,與先哲們交流,迴應他們的召喚。 上下紛爭,極力商議,沒有不同的標準,卻有相同的追求,悵然若失,不必過分規劃。

賞析

這首作品以薤歌爲引,通過對自然景象的描繪,抒發了對時光流逝、人生無常的感慨。詩中「朝陽東昇兮,忽其以晞」與「朝陽中天兮忽西垂」形成鮮明對比,表達了時間的無情和生命的短暫。後文通過對「佳人去兮不返」的思念,以及對「思堯舜與徒兮殊途同行」的哲思,展現了詩人對理想與現實的深刻思考。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意義的探索和對宇宙終極的敬畏。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