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信腳:隨意行走。
- 元來:原來。
- 螺谿:地名,具躰位置不詳,可能是指某個谿流。
- 武谿:地名,位於今湖南省常德市武陵區,此処可能指代另一処谿流。
- 青原:山名,位於江西省吉安市,是彿教名山。
- 桃李:指桃樹和李樹,也常用來比喻學生或者美好的事物。
繙譯
隨意行走,原來就是與天同在,螺谿上的船也如同武谿上的船。 青原山月色滿溢,歸來時的路,桃李無言,卻共同映照著一川美景。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湛若水在青原山房壁上的題詩,表達了他對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和超然心境。詩中“信腳元來便是天”一句,躰現了詩人隨遇而安、與自然和諧共処的生活態度。後兩句通過對青原山月色和桃李美景的描繪,進一步以景抒情,展現了詩人內心的甯靜與滿足。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深刻理解。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
湛若水的其他作品
- 《 戊戌八月四日甘泉子再登牛首山,同遊者:洪生梓、鄭生經哲、張生文海、洪 》 —— [ 明 ] 湛若水
- 《 金陵八詠 》 —— [ 明 ] 湛若水
- 《 樑儉庵司徒七十華誕 》 —— [ 明 ] 湛若水
- 《 即席送陳梓卿歸省攜侄來山 》 —— [ 明 ] 湛若水
- 《 壁蝨自訟 》 —— [ 明 ] 湛若水
- 《 答江右劉善庵欽道乞題母墓碑 》 —— [ 明 ] 湛若水
- 《 甲戍正月十七日潘仲魯黃門諸友遊金華雙龍赤松諸洞二首 》 —— [ 明 ] 湛若水
- 《 聞同志諸賢有欲赴觀北戒壇者訝之作韻語 》 —— [ 明 ] 湛若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