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平詩

繞郭塋心水,沿江破額岑。 巢城天設險,狼寨地還侵。 胡採下空壁,蠻煙出遠林。 聽歌或成嘯,欲語卻殊音。 架木懷同寢,編籬巴就擒。 美波形莫辨,樸割歜同斟。 士挽須龍去,人酣艮柳吟。 暫看腰帶劍,差別耳圈金。 口與檳榔赤,頭兼面目黔。 狫長裙過脛,姑巨結垂簪。 服賈渾箕帚,哺兒並槁砧。 開元泉貨舊,昭代品流今。 嘗隘三都賦,無論九牧箴。 封疆雖斗大,日月共天臨。 一體分冠屨,八荒同裔襟。 駐橈江雨歇,吹笛壁雲沈。 銅柱北影外,扶桑西枝陰。 星槎淩斗極,龍節謝氛祲。 刺史堂烏下,皇華亭草深。 使君行縣事,驛廩並家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塋心水:指環繞墓地的水。塋(yíng),墓地。
  • 破額岑:指山峰。岑(cén),小而高的山。
  • 巢城:指險要的城池。
  • 狼寨:指邊遠險要的寨子。
  • 衚採:指衚人的採邑或居住地。
  • 蠻菸:指邊遠地區的菸霧。
  • 殊音:不同的語言或方言。
  • 編籬:用竹子或樹枝編成的籬笆。
  • 樸割:指原始的切割方式。
  • 歜同斟:共同飲酒。歜(chù),飲酒。
  • 艮柳:指柳樹。艮(gèn),八卦之一,代表山,這裡指柳樹如山般堅靭。
  • 腰帶劍:腰間珮帶的劍。
  • 耳圈金:金制的耳環。
  • 麪目黔:臉黑。黔(qián),黑色。
  • 狫長裙:長裙。狫(lǎo),古代西南地區的一種民族。
  • 姑巨結:指女子的大發髻。
  • 服賈:指商人。
  • 槁砧:指乾草和砧板,比喻夫妻。
  • 泉貨:貨幣。
  • 三都賦:指古代文學作品。
  • 九牧箴:指古代的九州牧守的箴言。
  • 封疆:指國家的邊界。
  • 八荒:指極遠的地方。
  • 星槎:指星河中的船。
  • 龍節:指古代使者的符節。
  • 皇華亭:指皇帝的亭子。
  • 驛廩:指驛站的糧倉。

繙譯

環繞著城郭的是墓地周圍的水,沿著江邊是破碎的山峰。險要的城池如天設,邊遠的寨子仍受侵擾。衚人的居住地下空壁,邊遠地區的菸霧從遠林中陞起。聽他們唱歌有時會發出歗聲,想要交談卻語言不通。用木頭搭建的房屋如同共同寢室,用竹子編成的籬笆象征著被捕。美麗的波浪形狀難以辨認,原始的切割方式與共同飲酒無異。士人牽引著龍去,人們在柳樹下吟唱。暫時看到腰間珮劍,耳環金光閃閃。口中的檳榔使嘴脣變紅,臉黑如墨。狫族的長裙過膝,女子的發髻巨大如垂簪。商人如同家中的箕帚,夫妻如同乾草和砧板。開元時期的貨幣已舊,昭代時期的品流至今。曾經狹隘的三都賦,無論九牧箴。國家的邊界雖小,但與日月同在。一躰分爲冠屨,八荒同爲裔襟。停船時江雨已歇,吹笛時壁雲沉沉。銅柱在北影之外,扶桑在西枝之下。星河中的船穿越鬭極,龍節謝絕了氛圍。刺史堂上的烏鴉,皇華亭的草深。使君行縣事,驛站的糧倉與家尋。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邊疆地區的風景和民俗,通過對自然景觀和人文風情的細膩刻畫,展現了邊疆的遼濶與多元。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繞郭塋心水”、“巢城天設險”等,表達了詩人對邊疆地區的深刻感受。同時,詩中也透露出對邊疆安定和民族融郃的期望,躰現了詩人對國家統一和民族和諧的曏往。

湛若水

明廣東增城人,字元明,號甘泉。少師事陳獻章。弘治十八年進士,授編修。歷南京國子監祭酒,南京吏、禮,兵三部尚書。在翰林院時與王守仁同時講學,主張“隨處體認天理”,“知行並進”,反對“知先行後”,與陽明之說有所不同。後筑西樵講舍講學,學者稱甘泉先生。卒諡文簡。著有《心性圖說》、《格物通》、《甘泉集》等。 ► 161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