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檗庵兄之慶遠

秋風五馬向宜陽,對酒其如別思長。 掛席謾移梧浦月,褰帷猶拂柏臺霜。 萬家竹騎喧龍水,千里心旌逐雁行。 知爾舊遊今出牧,滿城桃李映甘棠。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檗庵(bò ān):古代一種宗教道觀的名稱,這裏指友人的別號。 宜陽(yí yáng):地名,古代地名,今河南省宜陽縣。 掛席(guà xí):擺設宴席。 謾(màn):隨意。 梧浦(wú pǔ):地名,古代地名,今浙江省梧桐山。 褰帷(qiān wéi):拉開帷幕。 柏臺(bǎi tái):古代祭祀時用的臺子。 龍水(lóng shuǐ):地名,古代地名,今河南省龍門。 心旌(xīn jīng):心中的旌旗,比喻志向。 甘棠(gān táng):古代傳說中的一種樹木,形容景色美好。

翻譯

秋風吹拂着五馬奔向宜陽,與友人共飲酒時,心情如同長久別離一般。 隨意擺設宴席,月光映照在梧浦的江水上,帷幕拉開,霜露輕拂着柏臺。 城中萬家竹騎喧鬧,千里心中的旌旗隨着雁羣飛行。 想起你曾經的遊歷,如今卻在牧場上,滿城桃李映照着甘棠花。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與友人共飲秋酒的場景,通過描寫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動,展現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美好時光的懷念之情。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使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通過對自然景物和人物活動的描寫,展現了友情之深厚和對美好時光的留戀之情,表達了詩人對友人的深情厚誼。

姚光泮

姚光泮,字繼昭,號同庵。南海人。明世宗嘉靖四十四年(一五六五)進士。官南京山西道監察御史,出爲泉州守。後罷歸,闢城西荒構榭,結社賦詩。清溫汝能《粵東詩海》卷三二、清道光《廣東通志》卷二八二等有傳。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