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樑侍講叔厚先生暨王文哲黃門使交南將過富春賦此二律以侯兼致贈別之意

· 林光
花邊立馬候官舟,山繞桐江翠欲流。 內翰素閒專對學,黃門剩有撫綏籌。 口銜天語經銅柱,服賜麒麟過廣州。 南物南人應見慣,肯將薏苡累茲遊。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梁侍講:指梁侍講叔厚先生,古代官職名,負責講解經書。
王文哲:指王文哲黃門使,古代官職名,負責傳遞皇帝的命令。
富春賦:古代賦體詩,描寫富春江景。
律:古代詩歌體裁之一。
侯兼:指侯爵和兼職。
撫綏:安撫和整頓。
口銜天語:指說話有如神仙。
銅柱:傳說中的神柱,象徵尊貴。
麒麟:傳說中的神獸,象徵吉祥。
薏苡:一種穀物,古代常用來祭祀。

翻譯

花邊立着馬等待官船,山環繞着桐江,翠綠的水面欲要流動。
內閣官員素來悠閒,專心對學,黃門官卻忙着處理政務。
口才好得像說天上的話,被封賜麒麟過廣州。
南方的物產和人民對這些應該早已習以爲常,怎會願意將薏苡這種平凡的作物累贅着遊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古代官員在南方遊歷時的情景,展現了南方的風土人情和官員們的不同境遇。詩中通過對比梁侍講和王文哲的不同職責,以及對南方風物的描繪,展現了官員們在南方旅行時的種種感受和體驗。整體氛圍清新雅緻,意境深遠。

林光

明廣東東莞人,字緝熙。成化元年舉人。通經史,得吳澄論學諸書,讀之大喜。中舉後,從陳獻章學。初爲平湖教諭,官至襄王府左長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