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次柏軒先生韻爲梅所徵君壽
憶我昔日遊吳東,陳跡曾訪孤山翁。
梅花千樹湖水曲,茅堂半畝梅花中。
別來歲月幾流易,一見梅花興無極。
東山東畔西湖西,千載清風只如一。
不須此地感今昨,且向南枝觀復剝。
野橋石出水未生,江路雲凝雪初閣。
主人自是神仙者,藜杖葛巾花樹下。
寒英疏映霜菊明,老幹斜依風竹亞。
天生嘉植真瑰奇,古來幽士多愛之。
今人已追古人躅,後人行復今人追。
梅花於人元耐久,百年對花當對酒。
願傾北斗爲君觴,更指東山祝君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梅花:一種花卉,鼕季開放,象征堅強和純潔。 湖水曲:湖水彎曲的地方。 茅堂:茅草覆蓋的小屋。 東山東畔西湖西:指東山的東邊,西湖的西邊。 野橋:野外的小橋。 石出水未生:石頭從水中露出,水還未完全形成。 江路雲凝雪初閣:江邊的路上雲凝結,雪初開始凝聚在屋簷上。 藜杖:一種用藤條編織而成的柺杖。 葛巾:用葛佈制成的頭巾。 寒英:指梅花。 霜菊:霜凍中的菊花。 老乾:老樹乾。 風竹:風吹動的竹子。 神仙者:指高尚的人物。 嘉植:優秀的植物。 幽士:隱士,指隱居山林的人。 元耐久:歷久不衰。
繙譯
我記得往昔遊歷吳東,曾經拜訪過孤山的老人。湖邊千株梅花盛開,茅草小屋中間點綴著梅花。別過多少嵗月變遷,一見梅花心情無限。東山的東邊,西湖的西邊,千年來清風依舊如一。不必在這裡感歎過去和現在,先去南邊的枝頭再來訢賞。野外小橋上石頭露出水麪未成,江邊路上雲凝結,雪初開始鋪蓋。主人自是高尚之人,手執藜杖,頭戴葛巾,坐在花樹下。寒梅稀疏中映著霜和菊花的明亮,老樹乾斜倚在風吹動的竹子旁。這裡生長的植物真是奇特美麗,古代的隱士們都喜愛它。如今的人們在追隨古人的足跡,後來的人又在追隨現代人。梅花本身就能經久不衰,百年之後對著花朵擧盃共飲。願傾北鬭之酒爲您敬酒,再指曏東山祝願您長壽。
賞析
這首詩以梅花爲主題,通過描繪梅花盛開的景象,表達了對梅花的贊美和敬仰。詩人通過對梅花的描寫,展現了梅花的堅強、純潔和優美,同時也表達了對自然的敬畏和對高尚品質的曏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比喻,使整首詩充滿了詩意和美感。通過對梅花的贊美,詩人也表達了對生命的熱愛和對美好事物的追求。整首詩情感真摯,意境優美,給人以清新淡雅之感,展現了詩人對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