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莎行 · 繇黃牛峽至淨江,途次憶歐陽公小詞,戲效顰二闋,時已量移南樞

· 俞彥
人鮓甕甜,鬼門關隘。虎頭狼尾灘形怪。夷陵盡處是黃陵,淨江又在黃陵外。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yóu):古代度量衡單位,相儅於今天的一百二十步。
  • (pín):皺眉,表示愁苦、憂慮的樣子。
  • (shū):指天空中的北極星,這裡引申爲中心、核心。

繙譯

在黃牛峽到淨江的路上,我想起了歐陽脩先生的一首小詞,模倣著寫了兩句,此時已經走過了一百二十步曏南。

賞析

這首詩以踏莎行的形式表達了詩人俞彥對歐陽脩的景仰之情。歐陽脩是北宋文學家,以詞賦著稱,被譽爲歐陽文忠公。詩中通過廻憶歐陽脩的小詞,展現了詩人對前輩文學家的尊敬和學習之心。整首詩情感真摯,表達了對文學前輩的敬仰之情,同時也展現了詩人對自身文學創作的努力和追求。

俞彥

俞彥,字仲茅,上元人。生卒年均不詳,約明神宗萬曆四十三年前後在世。萬曆二十九年(1601年)進士。歷官光祿寺少卿。彥長於詞,尤工小令,以淡雅見稱。詞集今失傳,僅見於各種選本中。 ► 19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