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正壬辰之春餘臥病始起遭時多故奔走山谷間觸物興懷忽覆成什合而命之曰雜興

· 胡翰
緣山列城郭,歲久亦已頹。 羽檄來何方,工作殷如雷。 六丁運巨石,泉扉蕩然開。 不知誰家墳,暴露骨與骸。 古碑置城頭,嘆息三徘徊。 死者何所知,但爲生者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緣山列城郭:沿著山腳下有城牆。 羽檄:古代傳遞軍令的一種方式。 殷如雷:勤奮如同雷鳴一樣。 六丁:指六名壯丁。 泉扉:泉水的門戶。 墳:墓地。 暴露骨與骸:裸露出骨頭和屍骨。 古碑置城頭:在城頭上放置著古碑。 三徘徊:反複徘徊三次。

繙譯

春天,我在病榻上醒來,經歷了許多變故,四処奔波在山穀之間。觸摸著周圍的事物,心情激蕩,突然間便成就了一首襍詩,後人稱之爲《襍興》。

沿著山腳下有城牆,嵗月久遠,城牆也已經殘破。軍令從何処傳來,工作勤奮如同雷鳴。六名壯丁推動巨石,泉水的門戶搖搖欲墜。不知道是哪家的墳墓,裸露出骨頭和屍骨。古碑立在城頭上,我歎息著反複徘徊三次。死者又能知曉什麽,衹有活著的人在爲他們哀傷。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詩人在病榻上醒來後,對周圍景物的感慨和思考。詩中通過描繪山穀間的景物和人物,表達了對時代變遷和生死輪廻的感慨。詩人以簡潔的語言,展現了生命的脆弱和無常,以及對生死的思考和哀悼之情。整首詩意境深遠,寓意豐富,表達了詩人對生命和歷史的深刻思考。

胡翰

元末明初金華人,字仲申。從吳師道、吳萊學。有文名。元末避地南華山,著書自適。朱元璋克金華,召見。後以薦授衢州教授。洪武初預修《元史》,書成,受賚歸。有《春秋集義》、《胡仲子集》、《長山先生集》。 ► 50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