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夜曲四首

空庭藹藹月凝霜,銀燭無光玉漏長。 清漢數聲徵雁度,夢迴中夜憶遼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藹藹:明亮的樣子。
  • 凝霜:凝結成霜。
  • 銀燭:銀制的蠟燭。
  • 玉漏:用玉制成的計時器。
  • 清漢:明亮的月光。
  • 征雁:指南飛的大雁。
  • 遼陽:古代地名,今遼甯省沈陽市。

繙譯

在寒冷的夜晚,空蕩蕩的庭院裡,明亮的月光凝結成了霜,銀制的蠟燭照不亮,玉制的計時器慢慢流逝。 清澈的月光中傳來幾聲南飛的大雁呼喚,在午夜夢廻時,我憶起了遙遠的遼陽。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寒冷的夜晚,庭院空蕩,月光明亮,寂靜中傳來征雁的呼喚聲,勾起了詩人對遼陽的思唸。詩中運用了月光、霜、蠟燭等意象,表現了詩人內心的孤寂和對遠方的眷戀之情,意境深遠,富有禪意。

皇甫涍

明蘇州長洲人,字子安,號少玄。皇甫錄次子。嘉靖十一年進士,初授工部主事,改禮部,官至浙江按察僉事。好學工詩,與兄皇甫衝、弟皇甫汸、皇甫濂稱皇甫四傑。自負才俊,多忤物。有《皇甫少玄集》。 ► 7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