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清齋(qīng zhāi):指清晨齋戒時分;隱蘿(yǐn luó):隱藏在藤蔓之間;檐暝(yán míng):屋檐昏暗;滋(zī):生長;林巒(lín luán):連綿的山嶺;澤國(zé guó):水草豐盛的國家;亭皋(tíng gāo):亭子和高臺;草寒(cǎo hán):草木凋零;滉漭(huàng màn):水面波光粼粼;池響(chí xiǎng):池塘中的聲音;交檀欒(jiāo tán luán):相互交錯的檀欒樹。
翻譯
在清晨的齋戒時分,月光隱匿在藤蔓之間,屋檐昏暗中,山嶺連綿,水草豐盛的國家裏,夜晚的溪水淅淅瀝瀝地下着雨,亭子和高臺上,春草已經凋零。山光在水面上波光粼粼,池塘中傳來檀欒樹相互摩擦的聲音。回憶起往事,不敢入夢中,遙遙獨自清醒,感慨萬千。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個雨夜中離別時的離愁別緒,通過描寫清晨的景色和夜晚的雨聲,表達了詩人內心深處的孤寂和憂傷。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細膩的描寫,展現出詩人對過往時光的回憶和對未來的迷茫。整首詩意境優美,情感真摯,給人以深深的思考和感慨。
皇甫涍
明蘇州長洲人,字子安,號少玄。皇甫錄次子。嘉靖十一年進士,初授工部主事,改禮部,官至浙江按察僉事。好學工詩,與兄皇甫衝、弟皇甫汸、皇甫濂稱皇甫四傑。自負才俊,多忤物。有《皇甫少玄集》。
► 79篇诗文
皇甫涍的其他作品
- 《 十六夜月 》 —— [ 明 ] 皇甫涍
- 《 長安官舍對新月次韻答宜俯 》 —— [ 明 ] 皇甫涍
- 《 發郡城之天台道中述所經覽寄孔謝二憲副趙何二僉憲同年 》 —— [ 明 ] 皇甫涍
- 《 河陽馬上看江寄謝司直 》 —— [ 明 ] 皇甫涍
- 《 寒夜曲四首 》 —— [ 明 ] 皇甫涍
- 《 月夜贈伯氏叔季氏山人以言 》 —— [ 明 ] 皇甫涍
- 《 書感 》 —— [ 明 ] 皇甫涍
- 《 餘爲郎七載自被譴命忽爾逾年五日郡齋北望依依乃憶長孺禁闥之對子壽積戀之篇獨何爲哉聊申短述見古今之情有同 》 —— [ 明 ] 皇甫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