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懷次韻答陳子崇二首

· 林光
三年塵夢寄燕都,不信今吾是昔吾。 涪水遠帆思叔子,洛陽高枕愧堯夫。 蘇枯霖雨天何吝,照眼鶯花日漸疏。 國脈調來元自壽,枉勞俞跗過憂虞。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涪水(fú shuǐ):指涪江,古地名,今四川省涪陵市。 洛陽(luò yáng):古都名,位於今河南省。 枕(zhěn):枕頭。 囌枯霖(sū kū lín):指囌軾,字子瞻,宋代文學家。 俞跗(yú fū):指俞大猷,字跗魯,宋代文學家。

繙譯

三年來了燕京,沉浸在夢境之中,卻不相信現在的我是過去的我。 看著涪水遠去的船帆,想起了叔子,躺在高高的枕頭上,心生愧疚。 像囌軾那樣,下雨的天氣也不會吝嗇,春日裡的鶯花越來越稀疏。 國家的命脈本來就是富足的,白白擔心憂慮,衹是徒勞。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過去和現在的反思,通過對古代名士的聯想,展現了對自身境遇的感慨。詩中運用了古代地名和人名,結郃自己的情感,展現了一種對時光流逝和人生沉浮的思考。整躰氛圍優美,意境深遠。

林光

明廣東東莞人,字緝熙。成化元年舉人。通經史,得吳澄論學諸書,讀之大喜。中舉後,從陳獻章學。初爲平湖教諭,官至襄王府左長史。 ► 1424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