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詩十首

· 張雨
桓公遇甯戚,飯牛中夜起。 賜之以衣冠,一說境內理。 再說爲天下,桓公以師事。 衛與齊不遠,安用疑客子。 不患有小惡,所患亡大美。 且人固難全,用長當若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桓公:指齊桓公,春秋五霸之一。
  • 甯戚:春秋時期衛國人,後爲齊桓公的重要謀士。
  • 飯牛:喂牛,這裏指甯戚曾爲牧牛人。
  • 中夜:半夜。
  • 賜之以衣冠:賜給他衣冠,表示尊重和提拔。
  • 一說境內理:一說指治理國家內部的事務。
  • 再說爲天下:再說指談論治理天下的大事。
  • 以師事:以師禮相待,表示尊敬。
  • 衛與齊不遠:衛國和齊國距離不遠。
  • 安用疑客子:何必懷疑外來的人。
  • 不患有小惡:不必擔心小的缺點。
  • 所患亡大美:應擔心的是失去了大的優點。
  • 且人固難全:而且人本來就難以完美。
  • 用長當若此:應該像這樣利用人的長處。

翻譯

桓公遇到甯戚時,甯戚正在半夜喂牛。桓公賜給他衣冠,聽他談論治理國家的事務,再聽他談論治理天下的大事,於是桓公以師禮相待甯戚。衛國和齊國距離不遠,何必懷疑外來的人呢?不必擔心小的缺點,應擔心的是失去了大的優點。而且人本來就難以完美,應該像這樣利用人的長處。

賞析

這首詩通過講述齊桓公與甯戚的故事,強調了用人之道。詩中,張雨讚揚了桓公的英明,他不因甯戚出身低微而輕視,反而因其才能而重用。詩中「不患有小惡,所患亡大美」一句,深刻指出了在用人時應看重其長處而非短處,體現了作者對於人才使用的深刻見解。整首詩語言簡練,寓意深遠,表達了作者對於君主用人之道的獨到見解。

張雨

張雨

元杭州錢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號句曲外史,又號貞居子。好學,工書畫,善詩詞。年二十遍遊諸名山,棄家爲道士。嘗從開元宮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 ► 5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