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靈峯寺之松風閣

· 張雨
溪谷風聲何瑟瑟,嘯歌長在兩長鬆。 金雞翔舞不多見,青壁夤緣知幾重。 花時掃閣黃塵滿,泉處鑿厓甘露濃。 待我與攜笙鶴去,香爐對面禮陶峯。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瑟瑟:(sè sè) 形容風聲。
  • 嘯歌:(xiào gē) 指吟詠歌唱。
  • 金雞:(jīn jī) 這裏可能指一種鳥類,也可能是比喻某種美好的景象。
  • 夤緣:(yín yuán) 攀緣,這裏指山勢連綿。
  • 花時:(huā shí) 花開的時候。
  • 甘露:(gān lù) 甜美的露水,比喻美好的事物。
  • 笙鶴:(shēng hè) 笙和鶴,古代常用來象徵仙境或高潔。
  • 香爐:(xiāng lú) 焚香的器具。
  • 陶峯:(táo fēng) 可能指某座山峯,具體不詳。

翻譯

溪谷中風聲瑟瑟,我在此吟詠歌唱,常伴兩棵長鬆。 金雞飛翔舞蹈難得一見,青翠的山壁連綿不斷,不知幾重。 花開時節,閣中黃塵滿地,泉水處鑿崖,甘露甜美濃郁。 待我攜笙鶴前往,面對香爐,向陶峯禮拜。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詩人張雨在越靈峯寺松風閣的所見所感。詩中,「溪谷風聲何瑟瑟」一句,以風聲瑟瑟形容溪谷的幽靜,同時也映襯出詩人的孤獨與超脫。後文通過「金雞翔舞」、「青壁夤緣」等意象,展現了山中的神祕與壯美。結尾處,詩人表達了自己想要攜笙鶴前往,面對香爐禮拜陶峯的願望,體現了詩人對自然與仙境的嚮往,以及對高潔生活的追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超脫塵世、嚮往自然與仙境的情感。

張雨

張雨

元杭州錢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號句曲外史,又號貞居子。好學,工書畫,善詩詞。年二十遍遊諸名山,棄家爲道士。嘗從開元宮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 ► 5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