善權山洞

· 張雨
善權離墨爭盤紆,浩劫磥砢仙人廬。 莘莘石林壓水府,往往閣道通樓居。 壁藏已出黃素卷,穴處尤多青綠魚。 愛此長連煮藥竈,待我盥漱沾遺餘。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善權:地名,位於今江蘇省宜興市。
  • 離墨:山名,善權山的一部分。
  • 盤紆:曲折迴旋。
  • 浩劫:佛教用語,指極長的時間。
  • 磥砢:形容山石堆積的樣子。
  • 仙人廬:仙人居住的地方。
  • 莘莘:衆多。
  • 石林:岩石形成的類似樹林的景觀。
  • 水府:神話中水神居住的地方。
  • 閣道:高架的通道。
  • 樓居:高樓中的居住。
  • 黃素卷:指古代的書籍或文獻。
  • 青綠魚:可能是指某種綠色的魚類。
  • 煮藥竈:煮製藥物的爐竈。
  • 盥漱:洗漱。
  • 遺餘:剩餘的東西。

翻譯

善權山與離墨山交錯盤旋,歷經漫長歲月,堆積如山的石頭形成了仙人的居所。衆多的石林景觀壓在水府之上,高架的通道往往通往樓閣中的居住。牆壁上藏有已經出土的古代文獻,洞穴中尤其多見綠色的魚類。我喜愛這裏的長連煮藥竈,等待我洗漱後享用剩餘的藥物。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善權山洞的神祕與壯觀。通過「盤紆」、「浩劫磥砢」等詞語,詩人形象地勾勒出了山洞的曲折與古老。詩中「莘莘石林」、「黃素卷」、「青綠魚」等細節,增添了山洞的奇幻色彩。最後,詩人表達了對山洞中煮藥竈的喜愛,以及對仙人遺留之物的嚮往,體現了詩人對自然與神祕的嚮往和敬畏。

張雨

張雨

元杭州錢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號句曲外史,又號貞居子。好學,工書畫,善詩詞。年二十遍遊諸名山,棄家爲道士。嘗從開元宮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 ► 5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