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閻子靜唐靜卿二翰長

故人天上近何如,白玉堂中足寶書。 燭徹宮蓮三鼓後,露漙仙掌九秋初。 江湖政共丹心老,魚雁全如綠鬢疏。 西北闌干天咫尺,欲乘黃鶴卻躊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玉堂:指翰林院,古代文學侍從官的辦公地點。
  • 宮蓮:宮中的蓮花燈,這裏指宮中的燈火。
  • (tuán):露水多的樣子。
  • 仙掌:指仙人掌,這裏比喻宮中的高聳建築。
  • 九秋:指秋天,九表示深秋。
  • 魚雁:古代書信的代稱,魚指魚傳尺素,雁指雁足傳書。
  • 綠鬢:指年輕人的黑髮,比喻青春。
  • 闌干:欄杆,這裏指天邊。
  • 咫尺:比喻距離很近。
  • 黃鶴:傳說中的神鳥,這裏比喻飛昇或遠行。
  • 躊躇:猶豫不決。

翻譯

故人在天上的近況如何,白玉堂中充滿了寶貴的書籍。 宮中的燈火徹夜不熄,直到三更鼓響,露水沾溼了高聳的仙掌,正是深秋初九。 江湖生涯讓我的丹心逐漸老去,書信往來卻像青春的綠鬢一樣稀疏。 西北的天邊近在咫尺,想要乘黃鶴飛去,卻又猶豫不決。

賞析

這首詩是程鉅夫寄給兩位翰林院的朋友的作品,詩中表達了對友人的思念和對官場生涯的感慨。詩中「白玉堂中足寶書」描繪了翰林院的學術氛圍,而「燭徹宮蓮三鼓後」則反映了宮廷的繁忙和夜晚的寧靜。後兩句通過對「江湖」與「魚雁」的比喻,抒發了對友情的珍視和對時光流逝的無奈。結尾的「西北闌干天咫尺,欲乘黃鶴卻躊躇」則體現了詩人對遠方的嚮往與現實的猶豫,情感複雜而深沉。

程鉅夫

程鉅夫

元郢州京山人,先世遷建昌,名文海,避武宗諱,以字行,號雪樓,又號遠齋。宋末,隨叔父建昌通判程飛卿降元,入爲質子,授千戶。世祖賞其識見,使入翰林,累遷集賢直學士。至元十九年,奏陳五事,又請興建國學,搜訪江南遺逸,參用南北之人。均被採納。二十四年,拜侍御史,行御史臺事,求賢江南,薦趙孟頫等二十餘人,皆得擢用。桑哥專政,鉅夫上疏極諫,幾遭殺害。大德間,歷江南湖北道肅政廉訪使。至大間,預修《成宗實錄》,官至翰林學士承旨。歷事四朝,爲時名臣。文章議論爲海內宗。卒諡文憲。有《雪樓集》。 ► 68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