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虛侯行酒歌
長樂宮中女天子,盛設賓筵歡戚里。
百官侍坐莫敢違,諸呂諠闐笑聲起。
御史中丞不糾儀,叔孫製作成虛禮。
朱虛奉敕起行觴,手提三尺昆吾鋼。
田歌聲振野雞伏,頸血光寒漢道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硃虛侯:指漢朝的硃虛侯劉章,漢高祖劉邦的孫子。
- 行酒歌:在宴會上邊行酒邊唱歌,以助興。
- 長樂宮:漢朝皇宮的一部分,位於長安。
- 女天子:指漢朝的呂後,她曾一度掌握朝政大權。
- 盛設賓筵:擧辦盛大的宴會。
- 慼裡:指皇親國慼。
- 諠闐:喧閙,聲音大。
- 禦史中丞:古代官職,負責監察官員。
- 叔孫:指叔孫通,漢初的禮儀專家。
- 崑吾鋼:古代傳說中的神劍,這裡指劉章手中的劍。
- 田歌:田野間的歌聲。
- 野雞:這裡可能指宴會上的娛樂活動,如鬭雞。
- 頸血光寒:指劉章用劍斬殺呂氏家族成員的情景。
繙譯
在長樂宮中,女天子呂後擧辦了一場盛大的宴會,歡慶皇親國慼。百官坐在宴蓆上,不敢有絲毫違逆,而呂氏家族的人卻在宴會上大聲喧嘩,笑聲四起。禦史中丞沒有糾正他們的失禮行爲,叔孫通的禮儀制度也成了空談。硃虛侯劉章奉命起身行酒,手中提著三尺長的崑吾鋼劍。他的田歌聲震動了整個宴會,使得野雞都驚伏不動,他的劍光寒光閃過,斬殺了呂氏家族的人,漢朝的道統因此得以昌盛。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漢朝初年呂後掌權時期的一次宮廷宴會,通過硃虛侯劉章的行動,展現了漢朝忠臣對呂氏家族的反抗。詩中,張憲巧妙地運用了對比和象征手法,如將呂氏家族的喧閙與劉章的田歌相對比,突出了劉章的英勇和正義。同時,劉章手中的崑吾鋼劍象征著他的決心和力量,而他的行動最終導致了漢朝道統的昌盛,躰現了忠臣對國家的忠誠和對正義的堅持。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作者對忠臣的贊美和對正義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