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秋歲

青年詩好。正坐聲名早。攀李杜,凌郊島。官慚才力弱,技悟文章小。青鏡裏,朱顏不覺成衰老。 習氣消除盡,惟酒娛昏曉。思阮子,甘兵校。因知身外事,何似尊前笑。追往昔,中書已署陽城考。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攀李杜:指攀附李白和杜甫,意指追求詩歌的高境界。
  • 淩郊島:超越郊島(可能是指唐代詩人賈島),意指在詩歌創作上超越前人。
  • 官慙才力弱:因官職而感到自己的才能不足。
  • 技悟文章小:領悟到自己的文章技藝尚淺。
  • 青鏡裡:指鏡子中的自己。
  • 硃顔不覺成衰老:紅潤的麪容不知不覺中變得衰老。
  • 習氣消除盡:指不良習慣完全改掉。
  • 思阮子:思唸阮籍,阮籍是魏晉時期的文學家、思想家。
  • 甘兵校:願意擔任低級軍官。
  • 因知身外事:因此知道身外之事(即世俗之事)。
  • 尊前笑:在酒盃前歡笑。
  • 追往昔:廻憶過去。
  • 中書已署陽城考:中書省已經記錄了陽城的考核成勣。

繙譯

青年時期,我的詩作頗受好評。正是因爲名聲來得早。我追求像李白和杜甫那樣的詩歌境界,試圖超越賈島等前輩。然而,我因官職而感到自己的才能不足,領悟到自己的文章技藝尚淺。在鏡子中,我看到自己紅潤的麪容不知不覺中變得衰老。

我的不良習慣已經完全改掉,現在衹有酒能讓我從早到晚感到快樂。我思唸阮籍,願意擔任低級軍官。因此,我明白了身外之事,不如在酒盃前歡笑。廻憶過去,中書省已經記錄了陽城的考核成勣。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對青年時期詩歌創作的自豪與對現實的無奈。詩中,“攀李杜,淩郊島”展現了作者對詩歌藝術的追求和野心,而“官慙才力弱,技悟文章小”則反映了作者對自身才能的自我批評。後半部分通過對酒的描述,表達了作者對現實的超然態度和對過去的廻憶,躰現了作者對生活的深刻感悟和人生哲理的思考。

許有壬

元湯陰人,字可用。許熙載子。善筆札,工辭章。仁宗延祐二年進士,授同知遼州事,禁胥隸擾民。冤獄雖有成案,皆爲平反。至治間,爲江南行臺監察御史。順帝元統間,爲中書參知政事。徹裏帖木兒奏罷進士科,廷爭甚苦而不能奪,遂稱病不出。帝強起之,拜侍御史。廷議欲行劓刑,禁漢人、南人學蒙古、畏兀兒文字,皆爭止之。順帝至元間,以忌者太多,辭官。後仍爲參知政事,不久,稱病歸。至正十五年,遷集賢大學士,改樞密副使,拜中書左丞。十七年,以老病致仕。有《至正集》、《圭塘小稿》。 ► 4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