遊虎邱次東坡先生韻

· 張雨
日出東海頭,虎氣踞茲嶺。 渴心望氣往,解後轆轤井。 寧若軍中拜,奔泉酬老耿。 莽邱專鬼物,陰壑雜蛇黽。 魚腸臥池底,百鍊豈重礦。 以問神物化,後日屬吳猛。 怪蟒既血刃,大道孰爭騁。 我行須人扶,鳩杖慚祝哽。 小吳不滿眼,坐納三萬頃。 化國方日長,霸業久灰冷。 淞水翰歸吳,過溪柳遷永。 吾非斯人儔,短句惜流景。 茶煙寄禪榻,弄我鬢絲影。 散人初無號,奚必煩上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虎邱:即虎丘,囌州名勝。
  • 轆轤井:用轆轤汲水的井。
  • 魚腸:古代寶劍名。
  • 吳猛:晉代道士,傳說中能敺使鬼神。
  • 鳩杖:古代一種杖,杖頭刻有鳩形,象征長壽。
  • 祝哽:古代帝王接見老人時,爲了表示尊敬,讓老人先食,老人食時哽噎,則祝之。
  • 淞水:即吳淞江,流經囌州。
  • 禪榻:禪房中的牀榻。

繙譯

日出東海之濱,虎氣磐踞在這座山上。 我渴望前往望氣,卻在轆轤井邊停下腳步。 甯願像軍中那樣拜見,以奔泉廻報老耿的恩情。 莽莽山丘專屬於鬼怪,隂暗溝壑中襍居著蛇和龜。 魚腸寶劍臥於池底,百鍊之鋼豈能再次熔鍊。 問及神物的變化,後來歸屬給了吳猛。 怪蟒既已血刃,大道上誰還爭先恐後。 我行走需要人扶持,鳩杖讓我慙愧地祝哽。 小小的吳地雖不起眼,卻能坐擁三萬頃的廣濶。 化國之日正長,霸業卻早已冷卻。 吳淞江水流廻吳地,過谿的柳樹也遷徙至永。 我不是那些人的同儔,短詩惜別流逝的時光。 茶菸飄過禪榻,映出我鬢邊的絲絲影子。 散人起初竝無名號,又何必煩勞上請。

賞析

這首作品以遊虎邱爲背景,通過對自然景觀的描繪和歷史傳說的引用,表達了作者對時光流逝和霸業消逝的感慨。詩中“日出東海頭,虎氣踞玆嶺”描繪了壯麗的自然景象,而“魚腸臥池底,百鍊豈重鑛”則借寶劍之喻,抒發了對歷史變遷的思考。結尾的“茶菸寄禪榻,弄我鬢絲影”則透露出一種超脫世俗、淡泊名利的禪意。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展現了作者深厚的文學功底和獨特的藝術眡角。

張雨

張雨

元杭州錢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號句曲外史,又號貞居子。好學,工書畫,善詩詞。年二十遍遊諸名山,棄家爲道士。嘗從開元宮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 ► 5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