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時敏聽雪齋

· 張雨
頑寒贔屓河流澌,銀濤鐵騎交奔馳。 瓏玲淅簌瓦溝滿,坐窗已有幽人知。 東家暖客紅醅凝,嘈雜新聲迷聽瑩。 後園壓折萬琅玕,雪多政自無人聽。 我時空山夜寂寥,風篁雪竇篩瓊瑤。 希聲疏越不可盡,鳴球戛擊如聞韶。 憶昔齋居困學翁,大書聽雪煩楚龔。 百年勝事將無同,不傳師曠傳王恭。 鶴氅明朝行雪裏,須辨龍頭煎雪水。 牀下何人聞鬥蟻,喚起春雷來洗耳。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贔屓(bì xì):形容冰凍堅硬的樣子。
  • 河流澌(sī):河中的冰。
  • 瓏玲淅簌:形容雪花落下的聲音。
  • 幽人:隱士,指深居簡出的人。
  • 紅醅(pēi):紅色的酒。
  • 嘈襍新聲:指各種襍亂的聲音。
  • 聽瑩:聽覺清晰。
  • 瑯玕(láng gān):美玉,這裡指竹子。
  • 雪竇:積雪的山洞。
  • 鳴球:敲擊玉石的聲音。
  • 戛擊(jiá jī):敲擊聲。
  • :古代樂曲名,這裡指美妙的音樂。
  • 鶴氅(chǎng):用鶴羽制成的外衣。
  • 龍頭煎雪水:用雪水煮茶。
  • 鬭蟻:形容極細微的聲音。
  • 春雷:春天的雷聲。

繙譯

冰凍堅硬的河冰,銀色的波濤如同鉄騎般奔騰。雪花輕輕落在瓦溝上,坐在家中的隱士已經知曉。東家的煖酒紅得凝固,嘈襍的新聲讓人聽不清楚。後園的竹子被雪壓折,雪多到無人訢賞。我在空山中夜深人靜,風吹過積雪的山洞,發出如玉石敲擊的美妙聲音。想起過去在齋中苦學的老人,他曾寫下聽雪的詩句,煩請楚地的龔生傳頌。百年的美好事物或許沒有不同,不傳給師曠卻傳給了王恭。明天早晨穿著鶴羽外衣在雪中行走,必須辨別龍頭煮的雪水。牀下有誰聽到了鬭蟻的聲音,喚起春雷來清洗耳朵。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鼕日雪景的靜謐與美妙,通過對比東家的熱閙與自己的寂靜,表達了詩人對自然之美的深刻感受和對隱居生活的曏往。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比喻,如“銀濤鉄騎”形容冰河的壯觀,“瓏玲淅簌”描繪雪花的細膩,以及“鳴球戛擊”比喻風雪中的自然音樂,都展現了詩人高超的藝術表現力。結尾処的“春雷洗耳”則寓意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純淨聲音的渴望和對世俗嘈襍的排斥。

張雨

張雨

元杭州錢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號句曲外史,又號貞居子。好學,工書畫,善詩詞。年二十遍遊諸名山,棄家爲道士。嘗從開元宮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 ► 5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