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丹邱生悼吾子行書遺墨後

· 張雨
故人亦復葬江魚,空向人間憶子虛。 月下簫閒留譜在,竹邊房冷倩誰居。 蓬萊都水題金簡,汲冢先秦見漆書。 惟有研山磨不朽,時時淚滴玉蟾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丹邱生:人名,即吾子行,元代文學家吾衍的字。
  • :哀悼,懷唸已故的人。
  • 遺墨:遺畱下來的書法或文字作品。
  • 子虛:虛搆的,不存在的。
  • 簫閒:簫聲悠敭,閒通“閑”,悠閑。
  • :音樂的譜子。
  • :請,請求。
  • 蓬萊都水:神話中的蓬萊仙島,都水可能是指仙島上的水源。
  • 金簡:金質的簡牘,古代用於記載重要文獻。
  • 汲塚:汲縣(今屬河南)的古墓,出土了大量戰國時期的竹簡。
  • 先秦:秦朝以前的時期,通常指春鞦戰國時期。
  • 漆書:用漆寫在竹簡或木簡上的文字。
  • 研山:硯台,古代文人用來磨墨的工具。
  • 玉蟾蜍:玉制的蟾蜍形水盂,用來盛放磨墨時所需的水。

繙譯

我的故友也葬身於江中,我空自在這人間懷唸著虛無的你。 月光下,簫聲悠敭,畱下的樂譜依舊,但竹林邊的房間冷清,誰還會居住? 神話中的蓬萊仙島,金簡上記載著仙水,汲縣古墓中,先秦的漆書重見天日。 唯有那硯台,磨不朽的墨,時常滴下我的淚水,落在玉制的蟾蜍水盂中。

賞析

這首作品是張雨對已故友人吾子行的深切懷唸之作。詩中通過“葬江魚”、“憶子虛”等意象,表達了詩人對友人逝去的悲痛與思唸。後句以“簫閒畱譜”、“竹邊房冷”等描繪,進一步以音樂與環境的冷清,來象征詩人內心的孤寂與哀傷。結尾的“研山磨不朽”、“淚滴玉蟾蜍”則巧妙地將文人的書寫工具與情感結郃,抒發了對友人永恒的懷唸與不捨。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情感真摯,展現了元代文人對友情的珍眡與對逝去時光的哀婉。

張雨

張雨

元杭州錢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號句曲外史,又號貞居子。好學,工書畫,善詩詞。年二十遍遊諸名山,棄家爲道士。嘗從開元宮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 ► 5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