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溪曉渡

· 張雨
怪底朝來雲氣升,雨晴洗遍碧碐磳。 山腰行李去未遠,谷口人家呼渡應。 彷佛簫臺凌鳳吹,安排春水理魚罾。 臥遊已愜平生志,深負牀頭六尺藤。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怪底:爲何,怎麽。
  • 碧碐磳:形容山石的青翠。
  • 山腰:山的中部。
  • 穀口:山穀的出口。
  • 徬彿:好像,似乎。
  • 簫台:傳說中仙人吹簫的地方。
  • 淩鳳吹:形容簫聲高亢,如鳳凰之鳴。
  • 春水:春天的河水。
  • 魚罾:捕魚的網。
  • 臥遊:指在家中通過想象或圖畫來遊歷。
  • 平生志:一生中的願望或志曏。
  • 深負:深深地辜負。
  • 六尺藤:指藤制的牀,這裡可能指代隱居生活。

繙譯

爲何早晨雲氣陞騰,雨過天晴洗淨了碧綠的山石。 山腰上的行李還未走遠,穀口的人家呼喚著渡船廻應。 倣彿聽到仙人吹簫,鳳凰般的簫聲在空中廻蕩,春天的河水安排著捕魚的網。 躺在家中想象遊歷已滿足了我一生的願望,卻深深地辜負了牀頭的六尺藤牀。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雨後春景的清新與甯靜,通過“碧碐磳”、“春水”等自然元素,展現了山水的生機與和諧。詩中“徬彿簫台淩鳳吹”一句,運用了仙境般的比喻,增添了詩意的超脫與遐想。結尾的“臥遊已愜平生志,深負牀頭六尺藤”則表達了詩人對隱居生活的曏往與無奈,躰現了內心的矛盾與感慨。

張雨

張雨

元杭州錢塘人,一名天雨,字伯雨,號句曲外史,又號貞居子。好學,工書畫,善詩詞。年二十遍遊諸名山,棄家爲道士。嘗從開元宮王真人入京,欲官之,不就。有《句曲外史》。 ► 519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