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翠袖:翠綠色的衣袖,常用來形容女子的服飾。
- 清風:涼爽的風。
- 品玉笙:吹奏玉制的笙。
- 羅裙:輕薄的絲裙。
- 涼月:清涼的月光。
- 按瑤箏:彈奏瑤琴。
- 若爲情:如何是情。
- 那知:哪裡知道。
- 爾爾:如此,這樣。
- 無複:不再有。
- 卿卿:古代對愛人的昵稱。
- 石林:巖石林立的地方。
- 高臥:高枕無憂地躺著。
- 松聲:風吹過松樹的聲音。
繙譯
翠綠衣袖的女子在清風中吹奏著玉笙,輕薄的羅裙在涼月下彈奏著瑤琴。少年時,我不知如何是情,不曾飲酒。
老去的眼睛哪裡知道這世間的種種,小樓中不再有舊日的愛人。我躺在石林之中,靜靜地聽著松濤聲。
賞析
這首作品通過描繪翠袖女子吹笙、羅裙女子彈琴的場景,展現了少年時代的美好與迷茫。隨著時光流逝,老眼已看不清世事,小樓中也不再有舊日的愛人,表達了對過往美好時光的懷唸與對現實的無奈。最後,高臥石林聽松聲,透露出一種超脫塵世、廻歸自然的甯靜與淡泊。

張可久
元著名散曲家、劇作家,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州區)人,字伯遠,一説字仲遠,號小山(《詞綜》)。以路吏轉首領官。至正初,曾爲崑山幕僚。工散曲小令,與喬夢符並稱「雙壁」,與張希孟合爲「二張」。小山仕途失意,一生不得志,縱情詩酒,放浪山水,作品大多記遊懷古、贈答唱和。擅狀物寫景,刻意於練字斷句。講求對仗協律,其作多淸麗典雅。元曲至小山,已經完成了文人化的歷程。現存小令八百餘首,爲元曲作家中數量之冠。有詞曲集《張小山北曲聯樂府》。又天一閣本《張小山樂府》中有詞四十二首。
► 153篇诗文
張可久的其他作品
- 《 雙調 · 沉醉東風 · 幽居二首 》 —— [ 元 ] 張可久
- 《 中呂 · 賣花聲 · 客況 》 —— [ 元 ] 張可久
- 《 少年游 别情 》 —— [ 元 ] 張可久
- 《 越調 · 天淨沙· 湖上送別 》 —— [ 元 ] 張可久
- 《 越調 · 寨兒令 · 次韻懷古 》 —— [ 元 ] 張可久
- 《 正宮 · 漢東山 · 述感 》 —— [ 元 ] 張可久
- 《 折桂令·酸齋居士席上 》 —— [ 元 ] 張可久
- 《 釵頭鳳春思 》 —— [ 元 ] 張可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