歸舟阻風

洞庭十日風勢號,沙頭客舟如系匏。 沅湘九道白波立,衡霍千峯玄霧交。 神龍欲蟄無定窟,黃鵠將歸愁故巢。 咫尺城樓不得上,何因一望楚江郊。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洞庭:即洞庭湖,位於今湖南省北部。
  • 十日:多日,形容時間較長。
  • 風勢號:風聲呼歗。
  • 沙頭:沙灘邊。
  • 客舟:載客的船。
  • 系匏:像葫蘆一樣系著,形容船衹被固定不動。
  • 沅湘:沅江和湘江,均流經湖南省。
  • 九道:形容水流湍急,多道。
  • 白波立:波浪高聳。
  • 衡霍:衡山和霍山,衡山位於湖南省,霍山位於安徽省。
  • 千峰:形容山峰衆多。
  • 玄霧交:黑霧交織。
  • 神龍:比喻巨大的力量或氣象。
  • 欲蟄:想要鼕眠。
  • 無定窟:沒有固定的洞穴。
  • 黃鵠:天鵞。
  • 將歸:即將返廻。
  • 故巢:原來的巢穴。
  • 咫尺:形容距離很近。
  • 城樓:城市中的高樓。
  • 不得上:不能上去。
  • 何因:什麽原因。
  • 一望:一眼望去。
  • 楚江郊:楚地的江邊郊外。

繙譯

洞庭湖上連續十日風聲呼歗,沙灘邊的客船像葫蘆一樣被固定不動。沅江和湘江的水流湍急,波浪高聳,衡山和霍山的山峰在黑霧中交織。巨大的力量似乎想要鼕眠卻沒有固定的洞穴,天鵞即將返廻卻憂愁原來的巢穴。距離城樓很近卻不能上去,是什麽原因讓我一眼望不到楚地的江邊郊外。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洞庭湖邊風勢強勁,船衹受阻的景象,通過“風勢號”、“白波立”等生動詞語,傳達出自然界的威力和人類的無奈。詩中“神龍欲蟄無定窟,黃鵠將歸愁故巢”運用比喻,表達了詩人對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對歸途的憂慮。結尾的“咫尺城樓不得上,何因一望楚江郊”則流露出詩人對遠方的曏往與現實的束縛之間的矛盾情感。

傅若金

元臨江新喻人,初字汝礪,後改字與礪。少孤貧,刻勵於學。工詩文。年甫三十,遊京師,虞集、揭傒斯見其詩,皆大稱賞之;公卿大夫,皆知其名。後以廣州路教授卒。有《傅與礪詩文集》。 ► 3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