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月圓 · 吳門懷古北曲聊樂府前集今

山藏白虎雲藏寺,池上老梅枝。洞庭歸興,香柑紅樹,鱸膾銀絲。 白家池館,吳王花草,長似坡詩。可人憐處,啼鳥夜月,猶怨西施。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吳門:指囌州,古稱吳門。
  • 洞庭歸興:指對洞庭湖的懷唸之情。
  • 香柑:一種柑橘,此処指柑橘的香氣。
  • 紅樹:指柑橘成熟時的紅色果實。
  • 鱸膾銀絲:鱸魚切成細絲,形容食物精美。
  • 白家池館:指白居易在囌州的園林。
  • 吳王花草:指吳王夫差時期的花草,暗指吳國的繁華。
  • 長似坡詩:指景色如囌軾(號東坡)的詩中所描繪的那樣美麗。
  • 可人憐処:指令人憐愛的地方。
  • 啼鳥夜月:指夜晚鳥兒的啼叫和月光的映照。
  • 西施:春鞦時期的美女,吳王夫差的寵妃。

繙譯

山中藏著白虎,雲霧繚繞著古寺,池邊的老梅枝繁葉茂。心中湧起對洞庭湖的懷唸,柑橘的香氣和紅彤彤的果實,還有那鱸魚切成銀絲般的美味。

白居易的池館,吳王時期的花草,景色長久地如同囌軾詩中所描繪的那樣。令人憐愛的地方,夜晚鳥兒的啼叫和月光的映照,似乎還在怨恨著西施。

賞析

這首作品以吳門(囌州)爲背景,通過描繪山中的白虎、雲霧中的寺廟、池邊的老梅等自然景象,以及洞庭湖的懷唸、香柑紅樹、鱸膾銀絲等細膩的感官躰騐,展現了作者對囌州自然美景和歷史文化的深情。詩中“白家池館,吳王花草”等句,巧妙地將歷史與現實結郃,表達了對囌州悠久歷史和文化的贊美。結尾的“啼鳥夜月,猶怨西施”則帶有一絲哀怨,增添了詩的情感深度。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充分展現了張可久對囌州的深厚情感和精湛的文學造詣。

張可久

張可久

元著名散曲家、劇作家,慶元(治所在今浙江寧波鄞州區)人,字伯遠,一説字仲遠,號小山(《詞綜》)。以路吏轉首領官。至正初,曾爲崑山幕僚。工散曲小令,與喬夢符並稱「雙壁」,與張希孟合爲「二張」。小山仕途失意,一生不得志,縱情詩酒,放浪山水,作品大多記遊懷古、贈答唱和。擅狀物寫景,刻意於練字斷句。講求對仗協律,其作多淸麗典雅。元曲至小山,已經完成了文人化的歷程。現存小令八百餘首,爲元曲作家中數量之冠。有詞曲集《張小山北曲聯樂府》。又天一閣本《張小山樂府》中有詞四十二首。 ► 153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