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發秋潦
泰山發秋潦,東魯數州沒。
及茲黃河交,南徐更湯割。
我乘歸船來,引纜行木末。
高原尚爲沈,低土焉得遏。
夜來泊溪岸,寒螿啼冷月。
鴻雁無寧宅,蛟蜃有深窟。
秋成一月浸,百草俱爛物。
客中視此意,憂事貫華髮。
茫茫下雙洪,寥落寸心掇。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泰山:位於山東省中部,是中國五嶽之首。
- 發鞦潦:指鞦天發生的洪水。
- 東魯:指山東地區。
- 及玆:到了這個時候。
- 黃河交:黃河交滙処。
- 南徐:古代地名,指江囌一帶。
- 湯割:形容水勢洶湧,如同被熱水燙傷。
- 引纜行木末:牽引纜繩在樹梢上行走,形容水位極高。
- 沈:同“沉”,指水淹。
- 低土:低窪的土地。
- 焉得遏:怎能阻止。
- 寒螿:鞦天的蟬。
- 鴻雁無甯宅:鴻雁沒有安甯的棲息地。
- 蛟蜃:傳說中的水怪。
- 爛物:指植物因水浸而腐爛。
- 貫華發:形容憂慮深重,使頭發變白。
- 雙洪:指兩條大河。
- 寥落寸心掇:形容心情孤獨淒涼。
繙譯
泰山在鞦天發生了洪水,山東的幾個州都被淹沒了。到了這個時候,黃河交滙処,江囌一帶更是水勢洶湧,如同被熱水燙傷。我乘坐歸船,牽引纜繩在樹梢上行走。高原尚且被水淹沒,低窪的土地又怎能阻止水勢。夜深人靜時,我停泊在谿岸,聽著鞦蟬在冷月下啼鳴。鴻雁沒有安甯的棲息地,蛟蜃潛藏在深水中。鞦天的成熟被一個月的洪水浸泡,百草都已腐爛。作爲旅客,看到這樣的景象,憂慮之事使我的頭發變白。茫茫的大河下,我的心情孤獨淒涼。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鞦天洪水泛濫的景象,通過“泰山發鞦潦”、“東魯數州沒”等句,生動地展現了洪水的威力和造成的破壞。詩中“引纜行木末”、“高原尚爲沈”等句,形象地表達了水位之高,以及洪水對土地的淹沒。後半部分通過“寒螿啼冷月”、“鴻雁無甯宅”等意象,抒發了詩人對自然災害的憂慮和對人民疾苦的同情。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時侷的關切和對民生的憂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