滿江紅 · 別大名親舊

· 許衡
河上徘徊,未分袂、孤懷先怯。中年後、此般憔悴,怎禁離別。淚苦滴成襟畔溼,愁多擁就心頭結。倚東風、搔首謾無聊,情難說。 黃卷內,消白日。青鏡裏,增華髮。念歲寒交友,故山煙月。虛道人生歸去好,誰道美事難雙得。計從今、佳會幾何時,長相憶。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分袂(mèi):分別,離別。
  • 孤懷:孤獨的心情。
  • 憔悴(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心頭結:心中的糾結或痛苦。
  • (màn):徒然,白白地。
  • 黃卷:指書籍,古時書籍多用黃色紙張。
  • 青鏡:指鏡子,青色可能指鏡子的邊框或背景色。
  • 歲寒交友:指在困難時期結交的朋友。
  • 故山煙月:指故鄉的山水和月色。
  • 虛道:空談,不切實際的說法。
  • 佳會:美好的聚會。

翻譯

在河邊徘徊,還未分別,孤獨的心情已經感到害怕。中年之後,這樣的憔悴,怎能承受離別的痛苦。淚水苦澀,滴溼了衣襟,憂愁重重,糾結在心頭。依靠着東風,徒然地搔首,情感難以言說。

在書籍中消磨白日,在鏡子中看到白髮增多。想起那些在困難時期結交的朋友,以及故鄉的山水和月色。空談人生歸去的美好,誰說美好的事情難以雙全。計算從今以後,美好的聚會何時再有,只能長久地回憶。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作者在中年時期面對離別的深切感受。詩中,「河上徘徊」與「未分袂、孤懷先怯」描繪了離別前的無助與恐懼,而「中年後、此般憔悴,怎禁離別」則突顯了歲月帶來的疲憊與無奈。通過「淚苦滴成襟畔溼,愁多擁就心頭結」的細膩描寫,傳達了作者內心的痛苦與糾結。後半部分則通過對比「黃卷內,消白日」與「青鏡裏,增華髮」,以及對「歲寒交友,故山煙月」的懷念,展現了作者對過往時光的留戀與對未來的不確定。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凝練,充分展現了離別之痛與人生感慨。

許衡

許衡

元懷孟河內人,字仲平,號魯齋。性嗜學。從姚樞得宋二程及朱熹著作,居蘇門,與樞及竇默相講習,以行道爲己任。憲宗四年,忽必烈召爲京兆提學,及即位,授國子祭酒。至元二年,命議事中書省,乃上疏言事。謂“北方之有中夏者,必行漢法乃能長久”,並指出欲使“累朝勳舊改從亡國之俗”,阻力必大。多奏陳,然其言多祕,世罕得聞。又定朝儀、官制。拜中書左丞,劾阿合馬專權罔上,蠹政害民。改授集賢大學士兼國子祭酒,選蒙古子弟教之。又領太史院事,與郭守敬修《授時歷》成。以疾歸。卒諡文正。有《讀易私言》、《魯齋遺書》。 ► 5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