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夜曲

草木搖落雁南飛,文窗皎潔承月輝。悽風入房露沾扉,紅顏含彩垂佩幃,簪金鳴玉揚舞衣。 蘭缸對耀照君闈,遠行胡爲未言歸。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文窗:雕飾精美的窗戶。
  • 皎潔:明亮潔白。
  • 悽風:寒冷的風。
  • :門。
  • 佩幃:佩帶的香囊。
  • 簪金鳴玉:形容服飾華麗,簪子鑲金,玉佩發出聲響。
  • 蘭缸:古代照明用的燈具,此處指燈火。
  • :宮中的小門,此處指閨房。

翻譯

草木凋零,大雁南飛,精美的窗戶映着明亮的月光。寒冷的風吹入房間,露水沾溼了門扉。美麗的女子佩戴着光彩奪目的香囊,身上的金簪和玉佩隨着舞動發出聲響。燈火照亮了閨房,但遠行的人爲何還未歸來,沒有消息?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個秋夜的景象,通過草木凋零、雁南飛等自然元素,營造出一種淒涼的氛圍。詩中女子佩戴華麗的服飾,獨自在月光下,燈火旁,顯得格外孤寂。詩的結尾提出了一個問題,表達了女子對遠行未歸之人的思念和憂慮。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細膩,展現了元代詩歌的獨特魅力。

傅若金

元臨江新喻人,初字汝礪,後改字與礪。少孤貧,刻勵於學。工詩文。年甫三十,遊京師,虞集、揭傒斯見其詩,皆大稱賞之;公卿大夫,皆知其名。後以廣州路教授卒。有《傅與礪詩文集》。 ► 30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