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園春

采詩洹水,清秋興來,不暇求工。致行雲流水,雖違高古,亦無浮麗,更有佳人。 韶音同韻,芝蘭同氣,笑高山□□□中。宰相倡酬,餘力判酒,政兼花事。 休教阮家三品,但身閒便。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洹水:古代河流名,今河南省境內。
  • 韶音:美妙的音樂。
  • 芝蘭:香草,比喻美好的品質或人物。
  • 阮家三品:指阮籍,三國時期魏國文學家,曾任三品官。

繙譯

在洹水邊採集詩歌,清鞦時節興致盎然,不求工整。創作如行雲流水,雖不追求高古,也不浮華豔麗,更有佳人相伴。 美妙的音樂和諧共鳴,美好的品質相互煇映,笑看高山之巔。宰相們相互酧唱,閑暇之餘還負責酒政,同時兼顧花事。 不必像阮籍那樣身居三品,衹要身心閑適便好。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清鞦時節在洹水邊採集詩歌的情景,表達了作者對自然與詩歌的熱愛。詩中“行雲流水”的創作態度,展現了作者追求自然流暢而非刻意雕琢的藝術追求。同時,佳人、韶音、芝蘭等意象的運用,增添了詩歌的意境美。結尾処對阮籍的提及,則表達了作者對閑適生活的曏往。

許有壬

元湯陰人,字可用。許熙載子。善筆札,工辭章。仁宗延祐二年進士,授同知遼州事,禁胥隸擾民。冤獄雖有成案,皆爲平反。至治間,爲江南行臺監察御史。順帝元統間,爲中書參知政事。徹裏帖木兒奏罷進士科,廷爭甚苦而不能奪,遂稱病不出。帝強起之,拜侍御史。廷議欲行劓刑,禁漢人、南人學蒙古、畏兀兒文字,皆爭止之。順帝至元間,以忌者太多,辭官。後仍爲參知政事,不久,稱病歸。至正十五年,遷集賢大學士,改樞密副使,拜中書左丞。十七年,以老病致仕。有《至正集》、《圭塘小稿》。 ► 4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