漁家傲 · 訪華雪巖不遇

水落寒林山骨瘦。湘江風細波紋皺。何處攜琴何處酒。惆悵久。亂鴉啼斷煙中柳。 茅屋蕭蕭連甕牖。半檐寒旭閒清晝。歸路梅花香滿袖。詩未就。青山笑我雲回首。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惆悵(chóu chàng):形容心情低落,感到失落或憂傷。
  • 蕭蕭:形容風吹過的聲音,這裏形容茅屋的簡陋和冷清。
  • 甕牖(wèng yǒu):甕形的窗戶,形容窗戶簡陋。
  • 寒旭:寒冷的陽光。
  • 清晝:白天,這裏指寧靜的白天。
  • 詩未就:詩還沒有寫成。

翻譯

水位下降,寒林中的山顯得更加瘦削。湘江上風輕細,波紋輕輕皺起。我帶着琴和酒,卻不知該去何處。心中感到無比的惆悵。亂鴉的啼叫打斷了煙霧中的柳樹。

茅屋簡陋,風吹得蕭蕭作響,連窗戶都像是甕一樣。半檐下,寒冷的陽光閒適地照耀着寧靜的白天。歸途中,梅花香氣充滿了我的衣袖。詩還沒有寫成,青山似乎在笑我,雲也在回頭看我。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一幅冬日湘江邊的淒涼景象,通過「水落寒林山骨瘦」等句,生動地表現了自然景色的蕭瑟。詩中「惆悵久」直抒胸臆,表達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無奈。後文通過「茅屋蕭蕭」和「寒旭閒清晝」進一步以景抒情,營造出一種寧靜而冷清的氛圍。結尾的「青山笑我雲回首」則巧妙地以擬人手法,增添了詩意的深度和哲理的韻味。

許有壬

元湯陰人,字可用。許熙載子。善筆札,工辭章。仁宗延祐二年進士,授同知遼州事,禁胥隸擾民。冤獄雖有成案,皆爲平反。至治間,爲江南行臺監察御史。順帝元統間,爲中書參知政事。徹裏帖木兒奏罷進士科,廷爭甚苦而不能奪,遂稱病不出。帝強起之,拜侍御史。廷議欲行劓刑,禁漢人、南人學蒙古、畏兀兒文字,皆爭止之。順帝至元間,以忌者太多,辭官。後仍爲參知政事,不久,稱病歸。至正十五年,遷集賢大學士,改樞密副使,拜中書左丞。十七年,以老病致仕。有《至正集》、《圭塘小稿》。 ► 445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