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蘭花慢 · 西湖送春

· 樑曾
問花花不語,爲誰落,爲誰開。算春色三分,半隨流水,半入塵埃。人生能幾歡笑,但相逢、尊酒莫相催。千古幕天席地,一春翠繞珠圍。 彩雲回首暗高臺。煙樹渺吟懷。拚一醉留春,留春不住,醉裏春歸。西樓半簾斜日,怪銜春、燕子卻飛來。一枕青樓好夢,又教風雨驚回。
拼音

所属合集

#三月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尊酒:指美酒。
  • 幕天席地:形容心胸開闊,無拘無束。
  • 翠繞珠圍:形容春天景色美麗,綠意盎然,花團錦簇。
  • 彩雲:指美麗的雲彩。
  • 煙樹:指被煙霧籠罩的樹木。
  • (pàn):不顧一切地。
  • 青樓:古代指妓院,這裏指美好的夢境。

翻譯

我問花兒,花兒卻不回答,你爲誰而落,又爲誰而開?若說春色有三分,那麼一半隨流水而去,一半已落入塵埃。人生中能有幾次歡笑,只是相逢時,美酒當前,請不要催促。千古以來,人們都心胸開闊,無拘無束,春天更是綠意盎然,花團錦簇。

美麗的雲彩回首望向高臺,煙霧籠罩的樹木讓人吟詠情懷。我願意不顧一切地醉一場,只爲留住春天,但春天留不住,醉中也見春歸。西樓上,半遮的窗簾斜掛着夕陽,奇怪的是,銜着春意的燕子卻飛了回來。一場美好的夢境在青樓中,卻又被風雨驚醒。

賞析

這首作品以春天爲主題,通過對花的詢問和對春色的描繪,表達了作者對春天流逝的無奈和對美好時光的珍惜。詩中「問花花不語」一句,巧妙地以花爲媒介,抒發了對時光易逝的感慨。後文通過對春色的具體描繪,以及對人生歡笑和相逢美酒的珍惜,進一步強化了這種情感。最後,以醉留春和夢境被風雨驚醒作爲結尾,既展現了作者對春天的執着留戀,也暗示了現實的無常和美好事物的短暫。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情感真摯,是一首優秀的送春之作。

樑曾

元燕人,字貢父。少好學。世祖時,以薦闢中書左三部會史。累知南陽府,使安南,其君遣遺愛奉表從曾入獻方物。歷淮安路總管,復使安南,還,進所與陳日焌往復議事書,帝大悅,解衣賜之。仁宗時,官至集賢侍講學士,國有大政,必命曾與議之。晚年寓居淮南,日以書史自娛。 ► 6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