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張祕書因寄馬贈詩

· 裴度
滿城馳逐皆求馬,古寺閒行獨與君。 代步本慚非逸足,緣情何幸枉高文。 若逢佳麗從將換,莫共駑駘角出羣。 飛控著鞭能顧我,當時王粲亦從軍。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馳逐:追逐,這裏指人們追求好馬。
  • 逸足:指跑得快的馬,這裏比喻才能出衆。
  • 緣情:因情,這裏指因爲情感或興趣。
  • :謙詞,表示自己的作品不值得對方看重。
  • 高文:指對方的詩文,表示讚賞。
  • 佳麗:美麗的女子。
  • :助詞,用於動詞後,無實義。
  • 駑駘:劣馬,比喻平庸無能的人。
  • 角出羣:脫穎而出,超出衆人。
  • 飛控:迅速控制,這裏指迅速駕馭馬匹。
  • 著鞭:揮鞭,指騎馬。
  • 王粲:東漢末年文學家,曾隨曹操從軍。

翻譯

滿城的人都忙着尋找好馬,而我獨自與你在這古寺閒逛。 雖然我的馬不是跑得最快的,但能因爲興趣得到你的讚美詩文,我感到非常榮幸。 如果遇到美麗的女子,可以考慮交換我的馬,但不要與那些平庸的人競爭。 你若能迅速駕馭馬匹並回頭看我,就像當年的王粲也曾隨軍出征一樣。

賞析

這首詩是裴度對張祕書贈詩的迴應,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詩歌的讚賞。詩中,裴度以馬爲喻,謙虛地表示自己的才能不及對方,同時也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嚮往和對平庸之輩的不屑。最後,詩人以王粲從軍的典故,暗示自己也有追隨友人的決心和勇氣。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展現了詩人豁達的性格和對友情的深厚情感。

裴度

裴度

唐河東聞喜人,字中立。德宗貞元五年進士。憲宗元和時,歷遷司封員外郎、中書舍人、御史中丞,力主削平藩鎮。唐師討蔡,以度視行營諸軍。還朝,遇刺傷首。議者欲罷度,帝不聽,即拜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旋以相職督諸軍力戰,遂擒吳元濟。河北藩鎮大懼,由此歸順朝廷。封晉國公。穆宗時,數出鎮入相,以其用不用爲天下重輕。文宗時,罷爲山南東道節度使,以病乞還東都,乃作別墅號綠野堂,與白居易、劉禹錫觴詠其間。官終中書令。卒諡文忠。 ► 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