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酬前寄

邊烽寂寂盡收兵,宮樹蒼蒼靜掩扃。 戎羯歸心如內地,天狼無角比凡星。 新成麗句開緘後,便入清歌滿坐聽。 吳苑晉祠遙望處,可憐南北太相形。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邊烽:邊疆的烽火,古代用來傳遞軍情。
  • 寂寂:形容非常安靜。
  • 蒼蒼:深綠色,形容樹木茂盛。
  • 掩扃:關閉門窗。
  • 戎羯:古代對西北邊疆民族的統稱。
  • 歸心:歸附的心願。
  • 天狼:星名,古人認爲它主侵略。
  • 無角:比喻沒有威脅。
  • 比凡星:與普通星星相比。
  • 麗句:優美的句子。
  • 開緘:打開信封。
  • 清歌:清亮的歌聲。
  • 吳苑:指吳地的園林。
  • 晉祠:晉國的祠堂,這裏指古代的遺蹟。
  • 相形:相比較。

翻譯

邊疆的烽火已經熄滅,所有的士兵都已撤回,宮中的樹木鬱鬱蔥蔥,靜靜地掩藏着門窗。邊疆的民族已經心向內地,天狼星雖然沒有角,但與普通星星相比,它依然不同凡響。新寫成的優美詩句在打開信封后,便被清亮的歌聲傳遍了整個宴會。遙望吳地的園林和晉國的祠堂,可惜南北之間的差異實在是太大了。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一幅邊疆安寧、國家和諧的景象。首聯通過「邊烽寂寂」和「宮樹蒼蒼」的對比,展現了戰爭結束後的寧靜與和平。頷聯表達了邊疆民族對內地的嚮往,以及天狼星雖無角卻非凡的寓意,暗示國家的強大與繁榮。頸聯和尾聯則通過詩句的傳播和南北景緻的對比,抒發了對國家統一的喜悅和對南北差異的感慨。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和平與統一的嚮往。

劉禹錫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