酬令狐相公歲暮遠懷見寄

別侶孤鶴怨,沖天威鳳歸。 容光一以間,夢想是耶非。 芳訊遠彌重,知音老更稀。 不如湖上雁,北向整毛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答謝,這裏指回應別人的詩作。
  • 令狐相公:指令狐楚,唐代政治家、文學家,曾任宰相。
  • 歲暮:年末。
  • 孤鶴怨:比喻孤獨和思念。
  • 沖天:形容高飛。
  • 威鳳:指鳳凰,象徵高貴和吉祥。
  • 容光:容貌和光彩。
  • :短暫的時間。
  • 夢想是耶非:夢中的情景是否真實。
  • 芳訊:美好的消息或問候。
  • 遠彌重:遠方的消息更加珍貴。
  • 知音:理解自己的人。
  • 老更稀:隨着年齡增長,知音越來越少。
  • 湖上雁:湖中的雁,常用來比喻離羣的孤獨。
  • 北向整毛衣:雁向北飛,整理羽毛,準備遷徙。

翻譯

迴應令狐相公年末的懷念,我感到孤獨如孤鶴般思念,高貴的鳳凰已經歸天。 你的容顏和光彩只是短暫一現,夢中的你是否真實,我難以分辨。 你從遠方傳來的消息格外珍貴,但知音隨着年歲增長,越來越稀少。 我寧願像湖上的雁,向北飛去,整理我的羽毛。

賞析

這首詩是劉禹錫對令狐楚歲暮懷念的迴應。詩中,劉禹錫以孤鶴和威鳳自喻,表達了自己的孤獨和對令狐楚的思念。他感嘆時光易逝,夢想與現實難辨,遠方傳來的消息雖珍貴,但知音難尋。最後,他以湖上雁自比,表達了一種超脫世俗,嚮往自由的情感。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友情的珍視和對自由生活的嚮往。

劉禹錫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