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鄭谷
年去年來來去忙,春寒煙暝渡瀟湘。 低飛綠岸和梅雨,亂入紅樓揀杏樑。 閒幾硯中窺水淺,落花徑裏得泥香。 千言萬語無人會,又逐流鶯過短牆。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一種鳥類,常在春天出現,象徵着春天的到來。
  • 年去年來:形容時間的流逝。
  • 春寒:春天的寒冷。
  • 煙暝:煙霧朦朧的黃昏。
  • 渡瀟湘:渡過瀟水和湘水,這裏指燕子飛越湖南的河流。
  • 綠岸:綠色的河岸。
  • 梅雨:指春末夏初的雨季,此時梅花盛開。
  • 紅樓:紅色的樓房,常指富貴人家的住宅。
  • 揀杏梁:選擇杏樹的枝條作爲築巢的地方。
  • 閒幾硯中:指在書房中,硯臺旁邊。
  • 窺水淺:觀察水面的淺深。
  • 落花徑:落滿花瓣的小徑。
  • 得泥香:泥土的香氣。
  • 千言萬語:形容有很多話要說。
  • 無人會:沒有人理解。
  • 流鶯:流動的黃鶯,指黃鶯飛翔的樣子。
  • 短牆:矮牆。

翻譯

燕子年復一年地忙碌飛翔,春天雖寒,卻在煙霧朦朧的黃昏飛越瀟湘。 它們低飛在綠岸上,伴隨着梅雨,紛亂地飛入紅樓,選擇杏樹的枝條築巢。 在書房中,我偶爾觀察硯臺旁的水面淺深,走在落滿花瓣的小徑上,聞到泥土的香氣。 我有千言萬語,卻無人能理解,只能隨着流動的黃鶯飛過矮牆。

賞析

這首詩以燕子爲引子,描繪了春天的景象和詩人的情感。詩中,燕子的忙碌飛翔象徵着時間的流逝和生命的循環,而春寒、煙暝、梅雨等自然景象則增添了詩意的朦朧美。詩人通過對燕子行爲的細膩觀察,表達了自己對自然的熱愛和對生活的感慨。最後兩句「千言萬語無人會,又逐流鶯過短牆」深刻反映了詩人內心的孤獨和對理解的渴望,同時也展現了一種隨遇而安、順應自然的生活態度。

鄭谷

鄭谷

鄭谷,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閒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於淺率。曾與許棠、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雲臺編》。 ► 3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