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經南陽

· 鄭谷
平蕪漠漠失樓臺,昔日遊人亂後來。 寥落牆匡春欲暮,燒殘宮樹有花開。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平蕪(wú):平曠的草地。
  • 漠漠:形容廣闊無邊。
  • 樓臺:高大的建築物。
  • 寥落:稀疏,冷落。
  • 牆匡:牆框,指牆壁的輪廓。
  • 宮樹:宮中的樹木。

翻譯

廣闊的草地上,樓臺已不見蹤影,往日的遊客如今已寥寥無幾。 牆壁的輪廓在春末顯得格外冷清,宮中的樹木雖已燒燬,卻仍有花朵在綻放。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南陽的變遷,通過對比往昔的繁華與今日的荒涼,表達了詩人對時光流轉、世事無常的感慨。詩中「平蕪漠漠失樓臺」一句,以廣闊的草地和消失的樓臺爲背景,勾勒出一幅荒涼的畫面。後兩句「寥落牆匡春欲暮,燒殘宮樹有花開」,則通過描繪牆壁的輪廓和燒燬的樹木,進一步加深了這種荒涼感,同時又以花朵的綻放暗示着生命的頑強和希望的存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歷史變遷的深刻思考。

鄭谷

鄭谷

鄭谷,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閒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於淺率。曾與許棠、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雲臺編》。 ► 3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