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末偶題三首

· 鄭谷
一第由來是出身,垂名俱爲國風陳。 此生若不知騷雅,孤宦如何作近臣。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一第:指科舉考試中的進士及第,即通過最高級別的科舉考試。
  • 出身:指通過科舉考試獲得官職的資格。
  • 垂名:留下名聲,指在歷史上留下名字。
  • 國風:指《詩經》中的國風部分,代表古代的詩歌文化。
  • 騷雅:指《楚辭》和雅頌,代表古代文學的高級形式。
  • 孤宦:指孤獨的官員,沒有背景或支持。
  • 近臣:指皇帝身邊的親信官員。

翻譯

科舉考試中的進士及第,向來是獲得官職的途徑,留下名聲都是爲了傳承國家的文化。如果我這一生不懂得《楚辭》和雅頌這樣的高級文學,一個沒有背景的官員又怎能成爲皇帝身邊的親信呢?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於科舉制度和文學修養的重視。鄭谷認爲,通過科舉考試獲得官職是成爲官員的正途,而留下名聲則是爲了傳承和發揚國家的文化。他強調了文學修養的重要性,認爲不懂《楚辭》和雅頌這樣的高級文學,就難以成爲皇帝身邊的親信官員。這反映了唐代社會對於文學和文化的重視,以及科舉制度在選拔官員中的作用。同時,詩中也流露出詩人對於個人前途和命運的關切。

鄭谷

鄭谷

鄭谷,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閒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於淺率。曾與許棠、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雲臺編》。 ► 3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