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韻和秀上人長安寺居言懷寄渚宮禪者

· 鄭谷
舊齋鬆老別多年,香社人稀喪亂間。 出寺秪知趨內殿,閉門長似在深山。 臥聽秦樹秋鍾斷,吟想荊江夕鳥還。 唯恐興來飛錫去,老郎無路更追攀。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次韻:依照所和詩中的韻及其用韻的先後次序寫詩。
  • 秀上人:對僧人的尊稱。
  • 長安寺:指位於長安的寺廟。
  • 渚宮禪者:指在渚宮修行的禪師。
  • 舊齋:指過去修行的居所。
  • 香社:指僧侶聚集的地方。
  • 喪亂:指戰亂或社會動盪。
  • 內殿:指寺廟中的主要殿堂。
  • 飛錫:指僧人云遊四方。
  • 老郎:作者自指。

翻譯

我曾居住的舊齋旁松樹已老,與香社的僧友們分別多年,在這動盪不安的時期,僧侶稀少。離開寺廟,只知道前往內殿,閉門不出,感覺自己彷彿隱居深山。躺在牀上聽着秦地的秋日鐘聲漸漸消失,吟詠時想起荊江邊夕陽下歸巢的鳥兒。只怕禪師興起,帶着錫杖離去,我這老者將無路可走,再也無法追隨。

賞析

這首詩表達了詩人對過去修行生活的懷念和對現狀的感慨。詩中通過「舊齋鬆老」、「香社人稀」等意象,描繪了時光流逝、人事變遷的哀愁。後兩句通過對自然景物的描寫,抒發了詩人對寧靜生活的嚮往和對禪師可能離去的擔憂。整首詩語言凝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禪修生活的深厚情感和對世事無常的深刻認識。

鄭谷

鄭谷

鄭谷,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閒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於淺率。曾與許棠、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雲臺編》。 ► 327篇诗文

鄭谷的其他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