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門山泉

· 鄭谷
一脈清泠何所之,縈莎漱蘚入僧池。 雲邊野客窮來處,石上寒猿見落時。 聚沫繞崖殘雪在,迸流穿樹墮花隨。 煙春雨晚閒吟去,不復遠尋皇子陂。
拼音

所属合集

#泉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一脈:一股、一線。
  • 清泠:清澈涼爽。
  • 縈莎漱蘚:環繞着莎草,沖洗着苔蘚。
  • 僧池:僧人所建的池塘。
  • 雲邊野客:指山中的隱士或遊人。
  • 寒猿:寒冷中的猿猴。
  • 聚沫:水流匯聚形成的泡沫。
  • 迸流:水流急速涌出。
  • 墮花:落花。
  • 煙春雨晚:春天的傍晚,煙雨濛濛。
  • 皇子陂:地名,可能是指某個皇家園林或池塘。

翻譯

一股清澈涼爽的泉水流向何方?它環繞着莎草,沖洗着苔蘚,流入僧人所建的池塘。 雲邊的山中隱士尋覓着泉水的源頭,石上的寒猿目睹着水滴落下。 水流匯聚的泡沫圍繞着崖壁,殘雪尚未完全消融,急速涌出的水流穿過樹木,伴隨着落花飄散。 春天的傍晚,煙雨濛濛,我閒適地吟詠着離去,不再遠尋那皇子陂的美景。

賞析

這首作品以清新脫俗的筆觸,描繪了一幅山泉流經的自然畫卷。詩中「一脈清泠」形容泉水的清澈與涼爽,而「縈莎漱蘚入僧池」則進一步以生動的意象展現了泉水流經的生態環境。後文通過「雲邊野客」與「石上寒猿」的視角,增添了詩意的深遠與自然的野趣。結尾的「煙春雨晚閒吟去」則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欣賞與超然物外的心境,不再刻意追尋,而是隨遇而安,享受當下的寧靜與美好。

鄭谷

鄭谷

鄭谷,唐朝末期著名詩人。字守愚,漢族,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人。僖宗時進士,官都官郎中,人稱鄭都官。又以《鷓鴣詩》得名,人稱鄭鷓鴣。其詩多寫景詠物之作,表現士大夫的閒情逸致。風格清新通俗,但流於淺率。曾與許棠、張喬等唱和往還,號“芳林十哲”。原有集,已散佚,存《雲臺編》。 ► 327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