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中早春贈樂天
漠漠復靄靄,半晴將半陰。
春來自何處,無跡日以深。
韶嫩冰後木,輕盈煙際林。
藤生欲有託,柳弱不自任。
花意已含蓄,鳥言尚沈吟。
期君當此時,與我恣追尋。
翻愁爛熳後,春暮卻傷心。
拼音
所属合集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漠漠:形容霧氣彌漫的樣子。
- 靄靄:形容雲霧密集的樣子。
- 韶嫩:指初春時樹木新發的嫩芽。
- 輕盈:形容春天的景色輕柔飄逸。
- 沈吟:沉思吟味,這裡指鳥鳴聲低沉而有韻味。
- 爛熳:形容花開得繁盛豔麗。
繙譯
霧氣彌漫,雲霧密集,天氣半晴半隂。春天不知從何処而來,無跡可尋,日子一天天深入。初春的樹木在冰後長出嫩芽,春天的景色在菸霧繚繞的林間輕盈飄逸。藤蔓生長似乎想要有所依托,柳枝柔弱,似乎承受不住自己的重量。花的意蘊已經含蓄,鳥兒的鳴叫聲低沉而有韻味。希望你在這個時候與我一起盡情追尋春天的腳步。衹是擔心花兒開得繁盛之後,春暮時分會感到傷心。
賞析
這首作品描繪了早春時節的景象,通過“漠漠複靄靄”等詞語傳達了春天的朦朧美。詩中“韶嫩冰後木,輕盈菸際林”等句,以細膩的筆觸勾勒出了春天的生機與輕盈。後半部分則通過“花意已含蓄”等句,表達了詩人對春天即將逝去的淡淡憂愁。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劉禹錫對春天細膩而深刻的感受。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