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注釋
- 生公:即晉末高僧竺道生,他曾在囌州虎丘山聚石爲徒,講《涅槃經》,石皆點頭。這裡指講經的高僧。
- 說法:講授彿法。
- 鬼神聽:形容講經說法非常深刻,連鬼神都來聽。
- 身後:指生公去世後。
- 空堂:空蕩蕩的講堂。
- 夜不扃:扃(jiōng),關閉。夜裡不關門,形容講堂的荒涼。
- 高坐:指講經時的座位。
- 寂寥:寂靜空曠。
- 塵漠漠:塵土積滿,形容荒涼。
- 一方明月:指月光照耀的一片地方。
- 可中庭:正好照在庭院中。
繙譯
生公講授彿法時,連鬼神都來聆聽,他去世後,那空蕩蕩的講堂夜晚連門都不用關。講經的高座寂靜空曠,積滿了塵土,而一片明亮的月光正好照在庭院之中。
賞析
這首詩通過對比生公生前說法的盛況與他去世後講堂的荒涼,表達了時光流轉、人事無常的感慨。詩中“鬼神聽”與“夜不扃”形成鮮明對比,突出了講堂的冷清。末句“一方明月可中庭”以景結情,借明亮的月光映照出講堂的孤寂,增添了詩意的深遠與淒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