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徵 (zhēng):徵召。
- 番官:指外國或少數民族的官員。
- 襆被 (fú bèi):用布包裹的行李。
- 憔悴 (qiáo cuì):形容人瘦弱,面色不好看。
- 南宮:指尚書省,古代官署名。
- 舊吏:舊時的官員或同僚。
- 淹留 (yān liú):停留,滯留。
翻譯
當初匆匆忙忙地帶着行李離開,十年的時光讓我變得瘦弱憔悴,終於回到了京城。 尚書省的老同事來詢問我,我在哪裏停留了這麼久,以至於頭髮都白了。
賞析
這首作品表達了詩人劉禹錫對時光流逝和人生變遷的感慨。詩中,「十年憔悴到京城」一句,既描繪了詩人長途跋涉後的疲憊狀態,也隱含了對過去歲月的回憶和對未來的不確定感。末句「何處淹留白髮生」則通過詢問自己的停留之地和白髮之因,抒發了對逝去青春的無奈和對人生無常的感慨。整首詩語言簡練,意境深遠,表達了詩人對人生滄桑的深刻體驗。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
劉禹錫的其他作品
- 《 同樂天和微之深春二十首 其五 》 —— [ 唐 ] 劉禹錫
- 《 題集賢閣 》 —— [ 唐 ] 劉禹錫
- 《 同樂天送令狐相公赴東都留守 》 —— [ 唐 ] 劉禹錫
- 《 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 》 —— [ 唐 ] 劉禹錫
- 《 秋齋獨坐寄樂天兼呈吳方之大夫 》 —— [ 唐 ] 劉禹錫
- 《 海陽十詠 》 —— [ 唐 ] 劉禹錫
- 《 白侍郎大尹自河南寄示池北新葺水齋即事招賓十四韻兼命同作 》 —— [ 唐 ] 劉禹錫
- 《 將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辭李相公 》 —— [ 唐 ] 劉禹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