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娘歌

泰孃家本閶門西,門前綠水環金堤。 有時妝成好天氣,走上皋橋折花戲。 風流太守韋尚書,路傍忽見停隼旟。 斗量明珠鳥傳意,紺幰迎入專城居。 長鬟如雲衣似霧,錦茵羅薦承輕步。 舞學驚鴻水榭春,歌傳上客蘭堂暮。 從郎西入帝城中,貴遊簪組香簾櫳。 低鬟緩視抱明月,纖指破拔生胡風。 繁華一旦有消歇,題劍無光履聲絕。 洛陽舊宅生草萊,杜陵蕭蕭松柏哀。 妝奩蟲網厚如繭,博山爐側傾寒灰。 蘄州刺史張公子,白馬新到銅駝裏。 自言買笑擲黃金,月墮雲中從此始。 安知鵩鳥座隅飛,寂寞旅魂招不歸。 秦嘉鏡有前時結,韓壽香銷故篋衣。 山城少人江水碧,斷雁哀猿風雨夕。 朱弦已絕爲知音,雲鬢未秋私自惜。 舉目風煙非舊時,夢尋歸路鄉參差。 如何將此千行淚,更灑湘江斑竹枝。
拼音 分享图 朗读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閶門:蘇州古城的西門。
  • 金堤:堅固的堤壩。
  • 皋橋:蘇州的一座橋。
  • 隼旟:古代的一種旗幟。
  • 斗量明珠:比喻珍貴的禮物。
  • 紺幰:青色的車幔。
  • 錦茵羅薦:華美的墊子和席子。
  • 驚鴻:形容女子舞姿輕盈。
  • 蘭堂:高雅的廳堂。
  • 簪組:官員的服飾。
  • 破拔:彈奏樂器的手法。
  • 胡風:異域風情。
  • 題劍:刻有名字的劍,象徵身份。
  • 草萊:雜草。
  • 博山爐:古代的一種香爐。
  • 蘄州:地名,今湖北蘄春。
  • 銅駝裏:洛陽的一個地名。
  • 買笑:花錢尋歡。
  • 鵩鳥:傳說中的不祥之鳥。
  • 秦嘉鏡:古代鏡子,此處指舊物。
  • 韓壽香:古代香料,此處指舊物。
  • 斑竹枝:湘江邊的竹子,因淚痕而斑駁。

翻譯

泰娘的家原本在蘇州閶門的西邊,門前環繞着綠水,堅固的堤壩。天氣好的時候,她打扮得漂漂亮亮,走到皋橋上折花玩耍。風流的太守韋尚書,在路上偶然看見她,便停下了車馬。他用珍貴的禮物和青色的車幔迎接她進入專爲她準備的居所。她的長髮如雲,衣裳輕薄如霧,走在華美的墊子和席子上,步履輕盈。她學習舞蹈,舞姿輕盈如驚鴻,春天在水榭中舞動,晚上在高雅的廳堂中唱歌給貴賓聽。

她隨郎君西入帝都,貴遊們戴着官帽,香氣瀰漫在簾櫳間。她低頭緩緩地抱着明月,纖細的手指彈奏出異域風情。然而繁華終有消逝之時,象徵身份的劍失去了光澤,她的腳步聲也消失了。洛陽的舊宅長滿了雜草,杜陵的松柏發出哀鳴。她的妝奩上積滿了厚如繭的蟲網,博山爐旁傾斜着寒冷的灰燼。

蘄州的刺史張公子,騎着白馬新到洛陽的銅駝裏。他自稱花錢尋歡,黃金如月墜入雲中,從此開始。誰知道不祥的鵩鳥在座旁飛舞,寂寞的旅魂無法召回。秦嘉的鏡子和韓壽的香料都已成舊物,山城中人煙稀少,江水碧綠,斷雁哀猿在風雨之夜啼叫。紅色的琴絃已斷,爲了知音,雲鬢未白,她私自珍惜。舉目所見,風煙已非舊時,夢中尋找歸路,故鄉已變得模糊。如何將這千行淚,更灑向湘江邊的斑竹枝。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泰娘從繁華到衰落的命運,通過對比她昔日的風光和後來的淒涼,表達了詩人對人生無常和命運多舛的感慨。詩中運用了豐富的意象和生動的語言,如「綠水環金堤」、「風流太守韋尚書」等,展現了泰娘昔日的榮華富貴。而後半部分則通過「洛陽舊宅生草萊」、「博山爐側傾寒灰」等淒涼景象,反映了泰娘的悲慘境遇。整首詩情感深沉,語言優美,是劉禹錫詩歌中的佳作。

劉禹錫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