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菱行
白馬湖平秋日光,紫菱如錦彩鴛翔。
盪舟遊女滿中央,採菱不顧馬上郎。
爭多逐勝紛相向,時轉蘭橈破輕浪。
長鬟弱袂動參差,釵影釧文浮蕩漾。
笑語哇咬顧晚暉,蓼花緣岸扣舷歸。
歸來共到市橋步,野蔓系船萍滿衣。
家家竹樓臨廣陌,下有連檣多估客。
攜觴薦芰夜經過,醉踏大堤相應歌。
屈平祠下沅江水,月照寒波白煙起。
一曲南音此地聞,長安北望三千里。
拼音
(以下内容由 AI 生成,仅供参考。)
註釋
- 白馬湖:湖名,具體位置不詳,可能是唐代的一個湖泊。
- 紫菱:紫色的菱角,菱角是一種水生植物的果實。
- 彩鴛翔:彩色的鴛鴦在飛翔。
- 盪舟:划船。
- 遊女:遊玩的女子。
- 馬上郎:騎馬的男子,這裏指遊女們不關心騎馬的男子。
- 爭多逐勝:爭相比賽,追求勝利。
- 蘭橈:蘭木製成的槳,這裏指船槳。
- 長鬟弱袂:長長的髮髻和輕柔的衣袖。
- 釵影釧文:釵子和手鐲的影子和紋路。
- 哇咬:形容笑聲。
- 蓼花:一種水生植物,開小紅花。
- 扣舷:敲打船舷。
- 市橋步:市場橋邊的碼頭。
- 連檣:連綿的船桅。
- 估客:商人。
- 攜觴薦芰:帶着酒杯,品嚐菱角。
- 屈平祠:紀念屈原的祠堂。
- 沅江水:沅江的水,沅江是湖南省的一條河流。
- 白煙起:水面上升起的霧氣。
- 南音:南方風格的音樂或歌曲。
- 長安:唐朝的都城,今西安。
翻譯
白馬湖水平靜,秋日的陽光照耀,紫色的菱角如同錦緞,彩色的鴛鴦在空中飛翔。湖中央滿是划船遊玩的女子,她們忙於採菱,無暇顧及岸上騎馬的男子。女子們爭相比賽,追求勝利,不時轉動蘭木製成的槳,劃破輕柔的波浪。她們長長的髮髻和輕柔的衣袖隨風飄動,釵子和手鐲的影子和紋路在水面上盪漾。笑聲和話語在晚霞中迴盪,蓼花沿着岸邊,她們敲打船舷歸去。歸來後,大家一起走到市場橋邊的碼頭,野生的蔓藤系在船上,水萍沾滿了衣服。每家的竹樓都臨近寬闊的道路,下面是連綿的船桅,多是商人。夜晚,帶着酒杯,品嚐菱角,醉醺醺地踏在大堤上,相互應和着唱歌。屈原祠下的沅江水,月光照耀着寒冷的波濤,白煙升起。在這裏聽到了一曲南方的音樂,向北望去,長安遠在三千里之外。
賞析
這首詩描繪了秋日白馬湖上的生動景象,通過女子們採菱的歡樂場面,展現了江南水鄉的寧靜與美麗。詩中「紫菱如錦彩鴛翔」等句,色彩鮮明,形象生動,表達了詩人對自然美景的熱愛。後段通過夜晚的市橋步、竹樓下的商船,以及屈平祠下的沅江水,營造了一種寧靜而略帶憂鬱的氛圍,反映了詩人對遠方長安的思念之情。整首詩語言優美,意境深遠,展現了劉禹錫詩歌的獨特魅力。

劉禹錫
劉禹錫,字夢得,唐朝洛陽(今河南省洛陽)人,唐朝文學家,哲學家,自稱是漢中山靖王后裔,曾任監察御史,是王叔文政治改革集團的一員。唐代中晚期著名詩人,有“詩豪”之稱。他的家庭是一個世代以儒學相傳的書香門第。政治上主張革新,是王叔文派政治革新活動的中心人物之一。後來永貞革新失敗被貶爲朗州司馬(今湖南常德)。據湖南常德歷史學家、收藏家周新國先生考證劉禹錫被貶爲朗州司馬其間寫了著名的“漢壽城春望”。
► 822篇诗文
劉禹錫的其他作品
- 《 赴和州於武昌縣再遇毛仙翁十八兄因成一絕 》 —— [ 唐 ] 劉禹錫
- 《 送工部張侍郎入蕃弔祭 》 —— [ 唐 ] 劉禹錫
- 《 酬令狐相公杏園花下飲有懷見寄 》 —— [ 唐 ] 劉禹錫
- 《 曹剛 》 —— [ 唐 ] 劉禹錫
- 《 再授連州至衡陽酬柳柳州贈別 》 —— [ 唐 ] 劉禹錫
- 《 喜康將軍見訪 》 —— [ 唐 ] 劉禹錫
- 《 罷郡姑蘇北歸渡楊子津 》 —— [ 唐 ] 劉禹錫
- 《 傷段右丞 》 —— [ 唐 ] 劉禹錫